貴州一直是大數據蓬勃發展的參與者,1月7日,記者從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網獲悉,《貴州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實施近一年以來,貴州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重要特征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規劃》是全國首個省級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是貴州省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性規劃。根據規劃,到2020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占貴州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30%以上。
截止目前,數據顯示,貴州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0%以上。2015-2017年。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三年全國第一,其中2017年增速達37.2%。在《規劃》提出數字經濟發展目標的15項指標中,提前完成的有3項、超出進度要求的有2項、達到進度要求的有7項。
值得注意的是,體現四個細化發展目標的主要指標中,數字經濟年均增長指標連續三年維持在30%以上,超過規劃預期目標;全省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2017年達72.24,有望提前實現規劃期末目標;城鄉高速光纖網絡覆蓋率、3G/4G網絡城鄉覆蓋率、城鄉網絡接入服務能力等均已提前實現規劃期末目標。
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通信服務業等均保持高速增長。貴安新區數字經濟省級示范區已聚集17家重點企業,貴陽數字經濟示范城市已形成16個特色鮮明的集聚區(基地、中心),遵義數字端產品制造集聚區已形成“一核”、“四園”、“多點”協同錯位發展的智能終端產品制造集聚產業布局,貴陽-遵義-貴安新區數字經濟核心引領帶已基本形成。
在民生領域應用中,貴州以政務服務、精準扶貧、醫療健康、智能交通、社會信用等為突破口,以各云上貴州系統平臺和部門云、市州云建設為支撐,利用大數據洞察民生需求,改善民生服務,著力推動數字經濟與民生服務深度融合,開發出一大批民生應用系統。
在2017年、2018年全國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排名中,貴州省連續兩年排名前三位。貴州以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和“貴州精準扶貧云”作為典型案例在2017年12月8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進行介紹。“社會和云”、“數字鐵籠”、“智能交通”等應用不斷拓展。
此外,通過舉辦數博會,為貴州數字經濟發展搭建了重要的平臺。貴州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水平名列全國第15位,進入全國第二方陣。建成貴陽-貴安骨干直連點,躋身全國13大互聯網頂層節點,初步形成全國信息存儲交換重要樞紐。
據悉,《規劃》實施以來,貴州數字經濟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應用領域不斷擴展,經濟驅動力明顯增強,已逐漸形成了一批新的經濟業態。同時,主體產業規模小、融合產業發展水平不夠、區域競爭日趨激烈、創新能力偏弱、數字經濟缺乏統計支撐等方面,也是如今貴州數字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困難。而在下一步,貴州將繼續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及重大項目任務落地,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大提升數字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