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廣東羊狗貓肉店門頭醒目。)
“貓狗肉在中國沒有相關的屠宰檢疫,不能保證市場貓狗肉是否安全,所以我們質疑這家店的合法性!”11月22日,家住貴陽云巖區的卜女士等市民向都市新聞熱線96811報料,云巖區公園北路竟堂而皇之地開了一家廣東羊狗貓肉火鍋店。
市民:質疑這家狗貓肉店合法性
卜女士告訴都市新聞記者,她和朋友是11月21日發現這家廣東羊狗貓肉火鍋店的,店面位于云巖區公園北路夜市一帶,之前開的是紅牌小羅鍋,應該是最近才轉的門面。“賣羊肉是合法的,但貓狗肉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沒有檢驗檢疫流程和部門,所以貓狗肉在市場進行買賣就是違法的,違反防疫法76、77和78條,違反食品安全法123條。既然不可能有檢驗檢疫, 堂而皇之地開店賣貓狗肉,是否是合法經營呢?我們質疑這家店的合法性。”
卜女士稱她和朋友已撥打市民熱線12345和消協12315進行投訴,要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撒掉帶狗肉字樣的牌匾和櫥窗上的廣告,對違法店主罰款并依法處罰和取締。“貴陽會有人吃貓肉嗎?連貓肉也拿來賣,真是不可思議。這家店如果合法存在,不僅僅為一些獵奇之人嘗試貓肉提供場所,還會名正言順地帶動和增加貴陽流浪動物的命運之殤。光天化日之下售賣未經檢驗檢疫的貓狗肉,必須請相關部門查核肉的來源,力請政府不要姑息縱容這種損害貴陽城市文明形象的行為。”
店員:我們店的狗貓肉來自廣東
(掛店墻上的菜單。)
11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公園北路,很快找到這家店。店面有數米寬,紅底黑字的牌匾上,“廣東羊狗貓肉店”7個楷體字十分醒目。店門兩邊還掛著“貴州上海商會滬商沙龍會所”和“貴陽廣東商會粵商沙龍會所”的字牌,木門兩邊的廣告圖案也是紅底,除了“舌尖上的味道”“聚會就要吃火鍋”等宣傳語和一盤盤不同肉,還有小貓小狗的圖案。
見大門緊閉,記者就邊敲門邊以食客口吻問:“老板,有吃的嗎?”。敲了約1分鐘,門里一個男子操普通話回應“有的有的”,一個睡眼惺忪的中年男子把門打開。 記者走進店里,只見店面不大,也就30平米左右,店里桌椅都是木制品。吧臺旁墻上掛著工商營業執照。
“你家有狗肉賣嗎?多少錢1斤?”
“中午不營業。下午有的,100元一斤。”
“有貓肉嗎?”
“今天沒有。”
記者見大門正對面墻上貼著菜單和價目表,羊、豬、雞、兔、狗肉都有賣,但沒看到貓肉的價格。狗的各部位價格不同:狗肉每斤120元,狗腳每斤140元,狗雜每斤120元。男子指著墻上價目表稱,賣價不以這個為準,現在降價了。
男子最后稱自己是店員,老板姓馬,沒在。“我們的貓狗等食材都來自廣東,不是貴州本地的。店才開了7、8天,晚上生意不錯的。”
動物防疫部門:肉制品入市須有檢疫合格證
這家廣東羊狗貓肉店售賣的貓狗是否合法和安全呢? 記者聯系了貴陽市動物衛生監督所。該所楊所長稱,按相關法規,在市場售賣的所有動物肉制品都須經過檢驗檢疫,有合格證方能入市,以保證肉制品安全。“ 這家店售賣的肉制品是否具有檢驗檢疫合格證,因未在我們所報備,我們不清楚。市民如果質疑該店售賣的肉制品未經過檢驗檢疫,應由云巖區市場監管局去核查。”
記者又致電消協12315。工作人員稱,從11月 21開始已接到多起市民對這家店投訴,目前已立案,已通知云巖區市場監管局去該店檢查。截止記者發稿時,尚未得到市場監管局的核查回復。(記者 楊天雪 )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