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縣紀檢監察干部入戶開展走訪核查
2019年9月11日,荔波縣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局長宋慧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七八年時間過去了,自以為是的宋慧以為一切相安無事,可不管時間如何推移,也掩蓋不了其違紀事實。
事情還得從一個信訪舉報說起,前不久,荔波縣紀委縣監委在組織開展核查中,收到“原洞塘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宋慧,私設‘小金庫’,套取惠農惠民資金,你們查不查?”的問題線索,寥寥數字,卻透著一股義憤之情。收到問題線索反映后,縣紀委縣監委立即組織人員開展調查。
“國家不斷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財政扶持力度,給老百姓帶來了很大的實惠,但也存在跑冒滴漏、變相套取等現象,影響了群眾利益。”調查組有關負責人表示,必須把問題查清楚,讓群眾真正滿意。
荔波縣黎明關鄉(原洞塘鄉),是革命老區,曾上演過“黎明關之戰”,地處喀斯特深山深石區,交通條件不便,生產生活條件落后,嚴重制約著一方經濟的發展。自2009年來,政府致力于基礎設施建設及環境整治,建立了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的機制,每一年都會撥付大量資金進行硬件改造。
“當時村里沒有垃圾處理池、排水渠,日常生產生活垃圾、廢水無處排放,只能流向街角、路旁,時間長了就臟亂差。”黎明關鄉板寨村的姚大爺回憶說。
為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原洞塘鄉先后啟動了板寨新農村建設、革命老區環境整治及過境公路硬化等項目。惠民政策的實施,深得民心,村居群眾連連稱贊。
盡管這是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民生工程,可有人不知敬畏,經不住誘惑,打起了項目資金的主意。
經核查發現,2008年2月,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間,經原洞塘鄉班子人員商量決定,時任黨委副書記、鄉長宋慧安排人員通過虛列項目發票的方式套取包括革命老區環境整治在內的5個惠民項目資金。
“道路硬化、環境整治等項目實際支出只有55.92535萬元,宋慧卻安排人員弄虛作假,把錢套取出來,私人保管,共計40.74875萬元,用于其它公務開支及發放干部職工補貼。”
調查組有關人員表示:“她就是鉆國家近年來各種惠農政策項目多的空子,企圖以瞞天過海的方式把錢轉入私設的‘小金庫’,給干部發放福利,這損害的是群眾的切身利益。”“黨的十八大以前,鄉鎮一級的財政狀況比較緊張,當時為便于開展工作,一拍腦袋就打上了項目資金的主意,總認為只要不揣進個人口袋就沒事。主要還是思想這根弦繃得不夠緊,黨紀法規意識淡薄,才犯下了錯誤,辜負了組織的教育和培養。”接到處分決定書的那一刻,宋慧異常后悔。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作為鄉鎮“關鍵少數”,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更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記為民服務宗旨,聚焦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緊緊圍繞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下大氣力解決。但宋慧卻把對人民群眾的責任拋至九霄云外,肆意套取,這是典型的黨性意識不強、因利忘義的表現。
“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在主題教育中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就是要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只要是涉及群眾利益的事,不管事情過去多久,都要一查到底。”11月1日,縣紀委縣監委有關負責人在全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工作推進會上要求。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