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里縣谷腳鎮茶香村的刺梨種植戶文革學絲毫不敢怠慢,整個冬天他都會將主要精力放在疏剪刺梨枝條上。疏剪完家里的40畝刺梨,他需要三個月。
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左一)帶隊考察貴州刺梨
文革學是當地刺梨產業發展的受益者。原本因病致貧的他生活困難,成為了村里幫扶對象。近年來,他在大家幫助下,種植了40余畝刺梨,年收入達到五六萬元,前年已經脫貧,家中也蓋起新房。
文革學種的刺梨,一頭連著八十年前學者筆下的“登義果”,一頭連著王老吉研發的暢銷飲品刺檸吉。
生產線上的刺檸吉復合果汁
從“登義果”到刺檸吉,小小刺梨也有著偉大夢想。
長眠貴州桐木嶺的羅登義,是我國著名的農業生物化學家,也是公認的“刺梨之父”。
上世紀中葉,在浙江大學任教期間,他發現家鄉貴州的刺梨維生素含量豐富,圍繞對刺梨的全面研究先后發表多篇論文,引起國內外關注,國外著名的生物化學家甚至一度將刺梨稱為“登義果”。
新中國成立后,從浙江大學毅然回到家鄉貴州工作的羅登義說,愛鄉即愛國。他以詩言志:“生我育我好貴州,氣候溫和,山水清幽……雄心壯志豈能休,暫時窮困,何懼何愁。”
到了上世紀80年代,羅登義來到文革學的家鄉茶香村,開始在這里進行刺梨人工種植試點。當時的試點面積,僅6畝。
有趣的是,多年來當地村民在退耕還林過程中,將原有的山坡耕地種上了刺梨、茶樹、梨樹、桃樹、蘋果等經濟作物,但由于海拔較高、土壤貧瘠,偏偏只有刺梨能夠適應環境較好生長——這一方水土選擇了刺梨,刺梨也將為他們帶來回報。
現在的茶香村,曾經的6畝刺梨已經發展到約19000畝,隨著刺梨產業的發展,村里還吸引了不少企業,甚至就連修剪下來的枝條也可以通過育苗后拿去賣錢。
有外縣的果農說,買刺梨苗,一定要到茶香村選一塊種刺梨的地,親眼看著對方剪下刺梨枝條。這樣保證原產于茶香村的刺梨苗,品種才正宗,心里才踏實。
如今,貴州刺梨種植面積已居全國第一,帶動像文革學一樣的種植戶上百萬人。
然而,生在貴州、長在貴州的刺梨,如果只能“賣在貴州”,其帶動脫貧的能力將非常有限。
刺梨,必須走出貴州。
藏在深閨人未識:從“登義果”到“金寶貝”
1
今年初,貴州篩選出12個符合發展的農業產業重點推進,并由12位省領導領銜,其中便有刺梨。
近年來貴州已開始有意識的對刺梨進行精深加工,讓刺梨從“賣果子”的農業產業變為附加值更高的工業產品。
貴州山王果健康實業有限公司便是進入刺梨加工產業較早的貴州本土企業之一。該公司已經有了一套從收購刺梨果到生產、銷售的完整體系。
同樣,貴州恒力源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貴州本土發展起來的刺梨加工企業。每年,恒力源都會提前訂購農戶的刺梨,并在采摘后的24小時內進行壓榨,隨后立即放入低溫庫存放,最大化保存原漿中的營養。
據統計,貴州現具有一定規模的刺梨加工企業有35家,但其中有品牌識別系統并正在應用的不超過5家,真正品牌化運作、覆蓋全貴州市場的刺梨生產企業為0。
改變緣于廣藥集團的進入。在廣東和貴州的省委主要領導推動下,兩省商定由廣藥集團幫扶貴州開發刺梨產業,作為廣東省對口幫扶貴州省的重要內容之一。貴州省委主要領導在會見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時表示,要舉全省之力發展刺梨產業,力爭把刺梨產業打造成富民產業、脫貧攻堅大產業。
今年3月,貴州省政府與廣藥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藥集團迅速行動,研究開發刺檸吉等系列產品投放市場。
王老吉進入刺梨產業,對于恒力源這樣在本土發展起來的企業,是好是壞?
“王老吉進入刺梨產業,毫無疑問將帶動整個刺梨產業的發展。”恒力源常務副總經理林建說,有王老吉這樣的“龍頭企業”帶動,一方面,他們的力量可以將整個刺梨產業做大做強,并將刺梨的名氣推廣至全國;另一方面,他們對技術要求更高,將促使產業鏈上游企業進一步發展。
“貴州刺梨產業的真正起步,應該從2019年算起。”林建認為,貴州刺梨產業原來只是部分小企業涉足,而現在是政府主導,同時有王老吉這樣的“巨頭”帶動,力度就不一樣了,增長速度也很快,一定會迅速把刺梨產業推向全國。
黔南州林業局站長歐國騰同樣認為,刺梨已經具備飛起、發展的條件,但缺一股風。王老吉一來,就把風卷起來了,整個產業也動起來了。
歐國騰相信:“未來兩年,刺梨產業能打開一個新局面。”
走出深山助脫貧:從刺梨果到刺梨汁
2
刺檸吉誕生后,對刺梨產業的發展和對脫貧攻堅的貢獻,已初顯成效。
今年7月,與王老吉合作的潮映大健康公司全面投產刺檸吉。公司人事主管尹海蘭介紹,工廠的員工大多來自于附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的居民,公司的員工中還有10%左右是貧困戶,隨著企業的發展和工作的穩定,他們也將逐步擺脫貧困。
據統計,自今年3月上市以來,刺檸吉產品的銷售額已超1億元,帶動貴州省內的刺梨加工廠或銷售普遍增長超30%。刺檸吉在潮映罐裝生產基地從6月投產以來,直接帶動9000戶、2.8萬人脫貧致富。
“刺梨在全國知名度不夠是當前刺梨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文流說,除了貴州知道刺梨外,別的地方對刺梨知之甚少,刺梨要走出貴州還有一個“消費者教育”的過程。
“想要開拓市場,首先要做的是讓大眾認識刺梨、愛上刺梨。”徐文流介紹道,在具體的產品運營上,王老吉用心良苦。
線上,王老吉通過央視、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一線衛視讓大眾了解刺梨產品及相關產業。同時發力數字化營銷,通過抖音、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發布年輕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內容。
無論是電商主播李佳琦的直播間,還是papi醬的熱門短視頻,都能看到刺檸吉的身影,觀看量達到百萬級,粉絲熱情高漲,紛紛下單購買。在淘寶、拼多多、京東等電商平臺,也都已有刺檸吉銷售。
線下,王老吉計劃打造首都北京、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刺梨原產地貴州三大樣本市場。通過氛圍布建、消費者活動等形式進行精耕細作,以點帶面輻射全國銷售。
依托強大的品牌力和渠道力,王老吉推動刺檸吉等刺梨產品進入全國市場,掀起了一場“刺梨熱”,在競爭激烈的飲料市場中橫空出世的刺檸吉,已從“新品”變為“爆品”。
展望未來,廣藥集團到貴州發展刺梨產業,目標并不僅限于助力脫貧攻堅。
“刺梨產業是廣藥今后在貴州發展的新增長點。”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在11月舉行的廣東·貴州“東西協作產業合作”對接會上許下承諾。
目前廣藥集團已經制定了《廣藥集團關于貴州刺梨時尚生態產業“136”發展方案》,在現有開發的刺梨產品基礎上,繼續開發刺梨功能性休閑食品,促進刺梨產品國際化。
11月的廣東·貴州“東西協作產業合作”對接會上,一場內涵豐富的儀式舉行。貴陽往返廣州的高鐵專列被廣藥集團王老吉冠名為“刺檸吉號”。
“貴廣高鐵”是貴州第一條通車運行的高速鐵路,這條筆直的鐵路拉近了貴陽與廣州的距離。如今,正如飛馳的高鐵,貴州刺梨產業的發展速度,正變得越來越快。
一朝風行天下知:從一罐飲料到一個產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