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投資會進一步增加。”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說,隨著成貴高鐵開通,川黔兩地交通基礎設施完善、兩地交流進一步加深,貴州的產地優勢,與公司的各項業務產業鏈優勢將進一步契合,公司在生態農業、能源、旅游等板塊,會進一步和貴州加強合作,未來在黔投資預計達50億元。
成貴高鐵通車儀式現場。王秀芳 攝
12月16日,成貴高鐵正式開通運營,貴陽到成都只需3小時,結束了兩地沒有直連鐵路的歷史。以高鐵開通為契機,兩地合作實現“加速度”,雙方進一步加快經營“3小時經濟圈”,增強兩地民間交流,擴寬產業合作平臺,為西部地區開放發展增加了新的動能。
共同建設兩地“高鐵經濟走廊”
12月16日高鐵開通當日,黔川文旅部門立即舉行了兩省客源互換啟動儀式。
貴州四川經濟協調產業合作對接會。龍章榆 攝
南上北下的兩地游客互換,背后是兩個“萬億級”產業潛力。數據顯示,2018年四川省旅游總收入10112.75億元,四川旅游業正式邁入“萬億級”產業集群。貴州2018年共實現旅游總收入9400多億元,也即將實現“萬億”的突破。
“成貴高鐵沿線是一條高品質的黃金旅游大通道。”在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袁偉看來,黔川兩省擁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文化旅游合作基礎牢固,成貴高鐵將兩省數十個景區串聯在一起,對深化兩省文化旅游領域交流合作及優化旅游產品供給、提升旅游服務品質提供了新契機。
不止“萬億級”的“黃金旅游大通道”。“上游是茅臺,下游望瀘州,船到二郎灘,又該喝郎酒。”黔川兩地都是中國白酒生產大省,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知名品牌享譽世界,是醬香型和濃香型白酒主產地。
據統計,黔川兩省白酒產業相加,產量占全國的44.64%、銷售收入占60%、利潤總額占69.1%。兩省在酒產業規劃制定、產品研發、營銷策劃、品牌培養等方面合作大有可為。兩地共同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聯手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同樣讓人期待。
與此同時,貴州在特色農業、高端裝備制造業、大數據、中醫藥等產業上都有與四川優勢互補、協調合作的條件。12月18日至19日,貴州省黨政代表團乘坐剛剛開通的成貴高鐵前往成都,開展為期兩天的學習考察活動。
在貴州四川經濟協同產業合作對接會上,貴州省在推介時表示,希望乘著成貴高鐵開通的東風,與四川加強對接,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共同打造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帶、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帶、世界級白酒產業帶、現代物流產業帶、西部黃金旅游帶等“六大產業帶”。
四川省政府主要領導也表示,愿以成貴高鐵全線通車為契機,與貴州攜手共進,加強在重點項目布局、規劃編制方面的戰略協作,打造區域現代產業體系;加強重點產業對接,促進白酒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共建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產品加工園區、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聯合打造赤水河旅游經濟帶,推動大數據等高科技產業深化合作,共同提升區域產業整體競爭力。
黔川合作
合作共識不斷深化,當天,會議達成涉及健康醫藥、現代化工、新型建材、山地旅游、生態特色食品、生態畜牧、山地特色農業等產業領域項目合作95 個,簽約總金額達893.42億元。
攜手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今年10月,四川、貴州等省區共同簽署了《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
11月19日,四川省黨政代表團到貴州省考察,兩省在貴陽召開貴州?四川深化交流合作座談會,并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和8個專項合作協議。協議顯示,雙方除了將加強在重大項目布局、重大規劃編制等方面的戰略協同外,還將深化鐵路、航空、港口貨運等領域合作,共同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道”是重點。成貴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成都—貴陽一線形成連通西成、成渝、渝貴、貴廣、滬昆的高鐵網骨架,形成中國西部經川黔通往珠三角、長三角新的便捷出海大通道。
貴州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少波表示,成貴高鐵建成通車,大幅縮短兩地時空距離,提高區域經濟運行效率和內生動力,對沿線百姓生產生活方式帶來深刻變革。特別是成貴高鐵與已建成的成渝、渝貴高鐵形成“高鐵三角”,對于四川、重慶、貴州三省市以高鐵經濟為引領,高質量打造西南成渝貴“鐵三角”經濟區、經濟帶,助推沿線地區脫貧攻堅、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而除去成貴高鐵,目前,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等鐵路軌道有序推進;兩省規劃的4條高速公路2條已建成通車;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目前已與貴州11個機場中的9個實現通航,綜合交通大通道也正在形成。
山水相鄰、交通相連、人文相親、民俗相近,貴州和四川同屬西南,兩地都是文化旅游資源大省、長江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地、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國家重大戰略的交匯地,以成貴高鐵開通為契機,雙方謀求更深層次合作發展,前景無限。在貴州四川經濟協同產業合作對接會臺后,背景大屏幕里一邊顯示著四川的峨眉金頂,一邊顯示貴州梵凈山山峰,中間由一組高速動車組的車頭將左右相連。
如今,乘坐成貴高鐵,高鐵穿過層層大山之間的阻隔,讓四川與貴州的距離“近在咫尺”,兩地的合作發展已駛入了“快車道”,“3小時經濟圈”已形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