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愛路護路意識有高度,落實管養才能有力度
截至2018年年底,鎮遠縣累計建成公路里程達3092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64.64公里,每萬人擁有公路里程114.52公里。鎮遠縣農村公路已基本建立起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路網體系。但面對農村公路點多面廣、路域環境復雜等因素,長期以來,鎮遠農村公路缺管缺養、管不到位等現象時有發生,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交通運輸發展需求。
為全面提升鎮遠農村公路發展水平、通行質量和服務效能,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2019年以來,鎮遠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該縣農村公路管養工作,切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交通強國戰略布局,搶抓貴州省納入全國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契機, 強烈推進農村公路管養主體責任落實、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機制,印發了《鎮遠縣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實施方案》,全面創新推行農村公路縣、鄉、村三級“路長制”,形成“分級負責、齊抓共管”的網絡化管理體系,構建“暢、安、舒、潔、美”的農村公路發展新格局,促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
二、愛路護路心中有目標,建機立制才能有成效
鎮遠縣按照“政府主導、綜合治理、全民參與、嚴格考核”要求,建立制度化、精細化、常態化的農村公路“路長制”管理機制,全面貫徹落實路域環境整治工作,使道路沿線“環境衛生整潔化、花草樹木特色化、服務設施完備化、行為習慣文明化”,將道路沿線生態景觀、美麗鄉村、特色產業串珠成線,努力打造高層次、高水平的“四好農村路”,并于2019年成功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鎮遠創新推行的農村公路“路長制”,全面形成了縣、鄉(鎮)、村三級路長組織體系,構建起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獎懲有力的路長管理制度。做到全縣農村公路凈化、綠化、亮化“三落實”,安全、應急、暢通“三提高”,保持農村公路路面平整、邊坡平順、標線醒目、設施完備、排水順暢、綠化美化,構建起建養并重、內聯外通、互聯互通、安全舒適、路域整潔、服務高效的“暢、安、舒、潔、美”農村交通發展新格局。
通過充分發揮農村公路沿線自然生態優勢,深度挖掘地方民族特色、歷史傳承和人文資源,使農村公路管養與地方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展,推動農村公路容貌提質、文化提升、品質提檔,讓群眾出行“行在路上、如在畫中”,促使了路網效益最大化,為該縣助推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拉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全域旅游和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了交通運輸先導作用。
三、家有家長,路有路長,農村公路有人“領養”
鎮遠縣將達到列養標準的縣、鄉、村道全面納入三級“路長制”管理,全縣設立總路長、縣級路長、鄉級路長和村級路長,總路長由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縣級路長由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縣人武部、黔東經開區、縣法院、縣檢察院相關縣領導擔任,鄉級路長由鄉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村級路長由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擔任;實行各級路長對總路長負責、下級路長對上級路長負責和部門分工負責的聯管聯治路長責任分工制度,按照“巡查、反饋、協調、處置、督查”5步法“路長制”管理流程,明確包抓責任制,確保該縣農村公路條條有人“領養”,及時排查安全隱患,解決交通堵點,讓路況更加通暢,著力打造優美舒心路、特色致富路、幸福小康路。
四、強化組織領導,用制度管人管事,推進“路長制”長效運行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鎮遠縣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領導小組,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相關縣級領導為副組長,相關成員單位及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明確目標責任,建立推進機制。全縣各鄉鎮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本鄉鎮“路長制”工作實施方案,成立“路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設立鄉級路長和村級路長名錄,細化鄉級路長制工作責任,落實村、組道路路長責任,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的管理體系,推進“路長制”工作深入開展。
(二)健全工作機制。建立路長會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工作督查制度、考核問責制度,適時檢查督查,定期通報情況,協調解決難點問題。
(三)加強督查考核。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負面清單等方式,督促各責任單位切實履行管理職責,提高管理水平,督查考核結果適時予以通報,對突出問題開展專項督查,實施效能問責。
(四)強化宣傳發動。加大媒體宣傳力度,在電視臺、網站等媒體公示各級路長名單,在道路顯要位置設立路長公示牌,明確路長職責、公路概況、管理保護目標、監督電話等內容,接受社會監督。積極開展相關政策制度宣傳教育,增加群眾的社會參與度、及時報道管理成效,促進形成全民愛路、全社會護路的良好氛圍。
(五)形成工作合力。通過建立健全“政府主導、各級路長分級負責、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和協調聯動保障機制,形成縣、鄉、村、組責任層層劃分,明確管護職責,做到有人干事、干出實事、干出成效的良好氛圍,著力推進“路長制”長效運行。
五、創新推行“路長制”,道路安全更暢通
“路長制”的創新推行,使得鎮遠農村公路管養工作具體落實到個人,提高了路況問題處置效率和公路管護水平,有效保護了路產路權,確保了該縣轄區道路安全、通暢。
2019年以來,鎮遠全縣2862.46公里農村公路(其中新增國道1條共61.93公里;新增省道3條共96.11公里;縣道16條共306.98公里;鄉道39條共422.49公里;通村公路268條共753.94公里;“組組通”硬化路1221公里)管護率達100%、安全隱患處置率100%、超限超載發生率控制在2%以內,“暢、安、舒、潔、美”的交通環境逐步形成,該縣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認可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目前,鎮遠立足實際,正在積極探索“路長、河長、林長”“三長合一制”,將鎮遠農村公路管養工作再提一個新臺階。(龍飛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