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編整理幾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典型電信詐騙真實案例,讓你進一步了解電信詐騙,見招拆招!
案例一:網上投資詐騙
岑鞏縣天馬鎮杜麻村村民張某某于 2019 年 12 月 21 日通過微信與一陌生男子互加微信好友,后經對方介紹進入名為 " 星彩網 " 的 APP 平臺進行外匯投資,起初,張某紅少量投資,賺到的錢還能夠馬上提現,連續幾次盈利便放松警惕;后面張某紅直接投資了 3000 元到該平臺上,卻被告知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夠提現,等到第二天,又被告知 " 今天充值與昨天等同金額才能提現和返現。" 于是,張某紅又投資了 3000 元到該平臺,結果卻還是無法提現,張某紅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手段特點
當前,各類虛假投資網絡理財平臺類詐騙層出不窮,手法各異。詐騙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的投資心理,以高額回報、迅速賺錢、人生贏家等案例,哄騙被害人下載理財 APP 軟件在網上進行投資理財,被害人先期投入少量資金后,先讓被害人獲利引誘被害人相信,待被害人大額資金投入后,發現不能提現且軟件打不開,最終被騙。
警方提醒
投資有風險,轉賬需謹慎!沒有 " 一夜暴富 " 不輕信陌生人、不透露個人密碼、不轉賬到陌生賬戶,絕不給騙子以可乘之機。
案例二:冒充他人詐騙
2020 年 1 月 1 日,家住岑鞏縣城的居民張某接到一個自稱是凱里市公安局民警打來的電話,該 " 民警 " 告知其涉嫌洗錢罪,要對其進行拘捕,隨后,張某英按照對方要求操作以證明清白,并將其銀行卡賬號、密碼以及收到的驗證碼提供給對方查;最后,張某英銀行卡內 97960.66 元被對方通過超級網銀轉走,收到扣款短信后的張某英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手段特點
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嫌洗錢等犯罪為由,要求將其資金轉入國家賬戶配合調查。
警方提醒
接到公檢法等政務部門電話通知,可到就近的派出所進行核查其真實性;公安機關不會在電話里和你討論案情、索要匯款,你要做的就是絕不向所謂的 " 安全賬戶 " 匯款。
案例三:網絡貸款詐騙
2020 年 2 月 7 日,岑鞏縣注溪鎮衙院村村民吳某某接到一個自稱是 " 某某小額貸款公司 " 工作人員的陌生來電,通過詢問得知吳某敏有想要貸款 6 萬的需求后,便以其公司貸款 6 萬元需要簽合同,且要先存入貸款金額百分之二十的保障金為由,要求吳某敏向對方銀行賬戶存入 12000 元。隨后,對方又連續四次以 " 仍需存入保證金,要不然貸款審核不會通過 " 為由,讓吳某敏先后存入 8000 元、10000 元、3030 元、3000 元的保證金,共計被騙 36030 元。
手段特點
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
正規渠道去貸款,安全放心過難關!絕不相信網上陌生人提供 " 付款創業 " " 捷徑發財 ",你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的錢包。
案例四:網絡刷單詐騙
2020 年 3 月 15 日,岑鞏縣羊橋鄉地壩村村民代某在微信群中看到可以通過京東刷單獲得傭金的兼職信息,便按照提示要求先刷了幾筆幾百元的單子,都及時獲得盈利;直到 3 月 18 日,連刷 4 單共計 16000 元,遲遲未能收到本金及傭金后,代某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手段特點
騙子會在各種 QQ 群、微信群里發布許多兼職刷單信息,發布者聲稱 " 回報率高 "、" 工資日結 "、" 不占時間 ",以高額傭金為誘餌吸引當事人上鉤,要求其刷單做兼職并承諾會提現。待當事人刷單金額較多時,就會以系統卡單、系統錯誤、激活賬戶為由,要求事主繼續刷單或匯保證金,騙取金額。
警方提醒
刷單本來就是違法行為,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被蠅頭小利迷惑雙眼,時刻謹記凡是網絡刷單都是騙局!
陌生來電要警惕,不大意;
網絡信息要查證,不輕信;
可疑鏈接要謹慎,不亂點;
資金轉賬要核實,不著急;
一旦受騙要報警,不猶豫。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