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緣于一次美麗的邂逅
2018年8月,黃平縣開展了“文明單位結對助學”活動,作為文明單位之一的縣氣象局積極報名申請,在結對子過程中,一眼就相中了貴州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系的李龍貴,因為這個專業與氣象密切。隨后,又對該位學生及家庭情況進行了全面了解核實,同時按照結對要求,每年按照5000元的標準支助李龍貴同學,直到畢業。
圖為了解李龍貴在校學習情況
品學兼優的李龍貴
已是貴州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系二年級的李龍貴,很自信也很陽光,從2018年9月進校至今,每個學期都拿到學校獎學金。談到學習情況,他說“在學校我沒敢松懈,也不能松懈,因為時常想起在外務工的父母和貧窮的家鄉,平時也利用周末和放假開展勤工儉學,只想為父母減輕點負擔”。談到結對助學,他說“感謝政府、感謝氣象局對我的支持關心和幫助,你們支持的錢我都收到了,我一定好好學習,回報社會,決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圖為在李龍貴(中)門前合影
勤勞善良的一家人
走進李龍貴家,映入眼簾的是一排老舊木戶,院壩雖然窄小,但和屋內一樣干凈整潔,特別是屋檐下擺放整齊的柴禾彰顯這是一戶勤勞的人家。屋內的堂屋、伙邊(農村的餐廳)有明顯裝修的痕跡,通過了解是去年底脫貧攻堅透風漏雨整治完成的,但實際上李龍貴一家并不是貧困戶。
李龍貴一家共三口人,即是農村的獨生子女戶。談到這個家,李龍貴70后的父母都在不停的自責“看著別人家都起(建)了大房子,再看自己家的老房子,感覺自己沒出息,村里也考慮將我們納入貧困戶,但我們想靠自己來改變生活,因為我們年紀都不大(還年輕)……”,但談到自己的兒子卻是滿滿的自豪“這個仔很聽話,學習好,我們都很高興(為他驕傲),為了不讓孩子走自己的路(沒錢讀書,早早輟學),這幾年全部在外打工,就是讓他安心讀書,同時也要感謝黨的政策,感謝你們氣象局……”。(王榮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