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義務搶收工”是由坪地村前沿指揮部帶頭,村網格員、村兩委、駐村干部、幫扶干部自發組織前來的,天剛亮,伴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他們便早早的來到基地上,與基地的采收工人一同對每株菌棒逐一采摘,裝框,入庫……
“氣溫變暖,黑木耳長得很快,我們這里的4各搶收工人根本忙不過來,這兩天為了搶收起早貪黑的飯都顧不上吃,看著黑木耳一天比一天旺盛,我心里著急得很,‘義務搶收工’的到來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看到忙碌在菌棒間的身影,龍向才臉上露出了笑容,龍向才是基地管理員也是坪地村的貧困戶,他對義務搶收人員的到來很是動容。
坪地村林下仿野生黑木耳種植基有10畝6萬多棒,是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派駐小江村的第一書記田景甲以“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引進的村集體產業,現正是盛產期,長勢喜人,豐收正旺。在對黑木耳的基地建設、采收和銷售方面,坪地村前沿指揮部動了不少腦筋,首先是前期尋找地塊,宣傳動員群眾土地流轉,其次是動員村內閑置勞動力到基地務工,實現產業發展的同時帶動群眾家門口就業增收,再次多方聯系打聽、尋找銷售渠道,確保黑木耳能及時進入市場,暢銷無阻,收益能及時見效,目前基地一共采收黑木耳4000余斤,并且已進入貴陽的銷售市場。
坪地村2014年被列為深度貧困村,全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75戶1416人,貧困戶216戶881人,貧困發生率為61.16%,坪地村幫扶干部、網管員、村兩委在村前沿指揮部的帶領下真心傾情幫扶,確實為貧困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幫助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鼓勵發展特色產業,尋找脫貧門路,通過多種幫扶措施,提高貧困群眾的收入水平,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當前貧困發生率將至0.99%。
聯系地址:貴州省錦屏縣三江鎮黨政辦(楊金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