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田間小路,走過一個春天的等待,當地群眾又在繼續忙碌著,眼前勞作的場景正是錦屏縣鐘靈鄉寨稿村合作社在開展辣椒產業種植,每天有50多名當地群眾熟練而又精細的進行著耕地、施肥、蓋膜、移栽等工作。這是鐘靈鄉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的一個的縮影。
“今年疫情期間情況比較特殊,外出務工受到影響,在這里每天都有活做,而且還能在家里照顧家人,一個月收入差不多也有2500元左右,加上愛人外出務工,每個月還能存點”,寨稿村村民吳水云滿足的說道。
據了解,今年寨稿村繼續采用“縣平臺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辣椒種植產業,為確保辣椒產業穩定發展,促使辣椒產業真正成為產業扶貧的中堅力量,從流轉土地到簽訂合同,從選擇品種到移栽田間,鐘靈鄉寨稿村以“做大做強產業”為目標,以促進農戶穩定增收為方向,迅速掀起辣椒種植產業。
“這片54畝辣椒種植基地是我們村去年流轉出來種植西蘭花的,在縣平臺公司的指導下,今年西蘭花喜收80000余斤,以單價2元一斤出售,總收入在16萬余元;使得我們村現在有了一點流動資金,在村里大家開會討論,一致同意繼續把這部分資金再用于產業發展,圍繞短平快產業,合理利用我們流轉來的土地,為此,當前我們搶抓有利天氣,每天組織50余名農戶進行辣椒種植,確保在最有利的時間,把苗全部移栽完成”,寨稿村黨支部書記吳翔自信滿滿的說道。
按照目前的辣椒移栽種植進度,在五月下旬,鐘靈鄉寨稿村的400畝辣椒將全面移栽完畢,帶動全村150余名群眾實現就業增收。(李斌、龍先華、楊勝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