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是一種中藥材,別名鉤丁、吊藤,其具有清熱平肝、活血通經,息風定驚的功效,用于治療頭暈目眩、驚癇抽搐、肢體麻木等心腦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對由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頭暈、失眠、心悸、耳鳴、便秘和肢體麻木等均有較好的療效,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這是鉤藤產鉤的第4個年頭了,當時栽下也僅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都是選些貧瘠之地移栽,想不到每年簡單的打理,就會盛產出這么多金鉤,我覺得老百姓種這個金鉤是可持續(xù)、靠得住、有保障的,幾年來已經作為咱們村里穩(wěn)扎穩(wěn)打的扶貧產業(yè)促農增收。”高舟村黨支部書記楊通化若有所思的向筆者介紹道。
“鉤藤種植成本低,只需清除雜草、修枝剪葉、稍加施肥就會大獲豐收,每年鉤藤采摘后,剪去無鉤的藤莖,蒸煮、晾曬,準會賣得5000元。”楊銀芝津津樂道,她作為有經驗的鉤藤種植戶說話之時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我是一個殘疾人,也六十多歲了,出門干活做不了,圍著鉤藤剪一剪還是可以的,能掙錢,還解悶,真是小鉤藤,幫了家里大忙。”羅銀桃老人興奮地向筆者炫耀道。
據悉,鉤藤作為固本鄉(xiāng)高舟村2014年的扶貧產業(yè),全村126戶每家每戶都獲得數量不等的鉤藤苗,戶戶充分利用荒山郊野、村中空地共計種上200畝,每畝收入約2000元,每年戶均收入3000余元,切切實實給群眾增加一筆可觀的收入,讓脫貧可持續(xù)、致富有干勁。錦屏縣各鄉(xiāng)鎮(zhèn)留守勞動力均把鉤藤作為“掌上之寶”,在農閑之時,大家相約圍坐一圈裁剪鉤藤,悠然自得、和諧融洽,“咔嚓咔嚓”之聲奏響喜獲豐收的序曲、唱響脫貧奔康的贊歌。(劉宗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