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脫貧,屬于時代的責任;扶貧,屬于“戰士”的榮光。機緣,讓我們相遇在這美麗的村莊,于是,就有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在
錦屏縣銅鼓鎮海拔一千余米的小塘村,你會看到一位背影佝僂的中年人穿梭在一家家農舍中。晴天,戴著草帽挨家挨戶聊家常;雨天,打著雨傘奔走在田壟上查看果蔬生長情況,那就是我,縣衛計局派駐銅鼓鎮小塘村的駐村干部歐陽傳彪。
2017年,初來乍到的我,一心想摸清小塘村的村情、民情,只有沉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才能理清幫扶的思路。經過走訪,群眾反應楠竹資金有問題,于是我將收集到的材料進行整理,趕到局里向局長譚元文匯報。譚元文得知這個消息后,當場表態“幫扶貧困群眾的發展資金怎能用來填窟窿”。于是兩人馬不停蹄的又趕回村里,立即組織群眾協商解決。經過多次的走訪、協商,終于讓小塘的楠竹加工產業有了起色。
脫貧攻堅軍令如山。“只有發展果蔬,才能帶動群眾致富”,我在大走訪中終于找到了解決小塘村致富愁門路的途徑。當得知群眾種植西瓜的意愿也很大后,我立刻拿起筆、提起腿,為村里注冊了小塘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了解決種植資金難題,讓西瓜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又來到局里向局長譚元文述苦。經過縣衛計局班子研究,通過“計生三結合”項目資金為小塘村25戶貧困戶和2戶計生戶解決了4萬元的入股資金難題。同時還積極與鎮扶貧辦協調,將西瓜種植納入扶貧產業,以每畝補助850元肥料錢和幼苗錢正式實施小塘村西瓜產業。
如今,在小塘村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你會看到郁郁蔥蔥的西瓜苗承載著農民的熱切期盼、一張張在田間忘我勞作的農民臉上那藏不住的開心笑容。
“2018年,小塘村種植西瓜60畝,前期賣了60畝的幼苗,一畝500棵,每棵0.5元,這就得了得了1萬5千元的收入;西瓜經過統一銷售后的純收入12多萬元,按比例村集體、合作社農戶都實現了增收,我們村終于脫掉空殼村的帽子了。這還得感謝歐陽同志,感謝縣衛計局對我們的真心幫扶啊。”身為9個非貧困戶股東之一當時的小塘村村民委主任余祖才承包土地種了8畝的西瓜,每天他最高興的事就是搬起手指憧憬著村里的收入。
龍躍華是我幫扶的貧困戶,2017年10月在外務工返鄉,經過與他的交流得知他想在家創業,但不知道發展方向。入戶考察后得知他家的田離水源近,且田的面積大,建議養魚試試,就這樣他自建魚塘一個,魚塘內養魚2000多斤。同時,他還在魚塘附近搭建雞圈、鴨圈、豬舍,發展土雞養殖200只、土鴨養殖50只,到現在銷售收入已有2萬元多。在2018年的全縣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被評為“脫貧攻堅創業優秀家庭”。
脫貧攻堅是一個系統活,光只是實現村集體和農戶的增收還不行,要達到全村各項指標的整體推進才行,于是我以開始為補齊村級基礎設施短板而努力:完成小塘村戲樓、停車場、公廁和天龍山停車場修建和太陽能路燈119盞安裝等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到上級7萬元為小塘村新修產業路1.5公里和維修2.5公里和1.5萬元修建村辦公樓場坪、衛生間;嫩寨村防洪堤壩的修復100米和排澇渠500米建設及嫩寨、新寨、小塘辦公電腦、電子顯示屏的安裝。
身體有些不便的我在駐村期間,時刻以“轉變作風、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工作理想信念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衛計系統真蹲實駐的為民情懷。由于工作的真情付出,小塘村黨支部在2018年被省、州、縣授予“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我也在2018年被縣授予“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歐陽傳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