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黎平縣第六屆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賽
二、活動主題
文旅融合 非遺助力
三、活動內容
黎平縣第六屆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賽
四 、活動時間和地點
(一)活動時間
1.海選賽:2020 年 12 月 12 日-2021 年 2 月 6 日。(各賽區自行安排比賽時間)
2.總決賽:2021 年 2 月 16 日(正月初五)
(二)活動地點
1.海選賽地點:肇興賽區、茅貢賽區、永從賽區、巖洞賽區、城關賽區
2.總決賽地點:肇興侗寨中心表演場
五 、主辦、承辦單位
主辦單位:黎平縣文體廣電旅游局
承辦單位:黎平縣非遺中心、黎平縣文化館、黎平縣旅發辦、黎平縣侗族文化有限公司及黎平縣部分鄉鎮。
六 、比賽、組隊形式
(一)比賽形式:
1.海選賽分肇興賽區(包括肇興鎮、龍額鎮、水口鎮、地坪鎮、雷洞鄉),茅貢賽區(包括茅貢鎮、九潮鎮、壩寨鄉、孟彥鎮、羅里鄉),永從賽區(包括永從鎮、中潮鎮),巖洞賽區(包括巖洞鎮、雙江鎮、口江鄉),城關賽區(德鳳街道、龍形街道)等五個賽區組成,由各賽區所在鄉鎮(街道)舉辦;未列入海選賽區的鄉鎮(街道),如有歌隊參賽,可到城關賽區報名參賽。
2.海選賽評委由組委會統一安排。
3.賽事組委會根據各海選賽區參賽隊伍總數比例及比賽成績,從五個海選賽區擇優評選出共 30 支歌隊進入總決賽(其中成年組 20 支,老年組 5 支,少兒組 5 支)。
(二)組隊形式:
1.以黎平縣各鄉鎮(街道)所屬行政村、學校、安置點為主。
2.黎平縣州級(含州級)以上侗族大歌傳承人必須參加比賽。
3.賽事分少兒組、成人組、老年組;其中,少兒組每隊20 人,必須另外有 2 名教師(或家長)為領隊;成人組、老年組每隊 20 人,其中從歌隊中明確 1 名隊員為領隊。
4.少兒組(年齡在 16 歲以下,含 16 歲),成人組(年齡在 16 歲以上,不含 16 歲)、老年組(55 歲(含 55歲)以上,70 歲(含 70 歲)以下)。所有參賽隊員必須身體健康,達到參賽要求,隱瞞身體原因參賽的,如出現意外后果自負。以上所有參賽隊員年齡以身份證信息為準。
七 、賽事相關事宜
(一)各鄉鎮(街道)組隊按要求原則上不少于 2 支隊伍參加海選賽,不是侗族大歌流傳的區域鄉鎮除外。
(二)參賽曲目必須是侗族大歌歌唱形式。
(三)限定 2 首侗族大歌,侗語演唱,原則上 1 首是傳統歌曲,1 首是新創歌曲。每首時長原則控制在 4 至 6 分鐘之間(包括上下場時間)。
(四)參賽隊員必須身著本民族服裝。
(五)每名隊員只能參加 1 支歌隊比賽,如有同時參加多支歌隊進行比賽,取消所在歌隊參賽資格和參賽成績。
(六)由少兒組、成人組、老年組分別進行比賽,根據抽簽順序進行比賽,分別計分。不按賽事時間參賽的視為棄權。
(七 ) 各海選賽區根據本方案自行制定海選賽區具體實施方案。
八 、評分標準
評委設置7人,賽事評分實行10分制,評委打分到小數點后 2 位數,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取中間評委分數平均分為該隊的最后得分,統分保留到小數點后3位數,公布分到小數點后3位數,具體評分標準如下:
(一)演唱聲情并茂,隊形編排有創新及視覺美感(1分)。
(二)服裝、配飾統一、亮麗大方。(1 分)
(三)曲調優美、聲部清晰、層次分明、具有感染力(4分)
(四)歌曲演唱有一定的難度及技巧(4 分)
(五)比賽過程中參賽隊員如果掉落頭飾、道具等,在總分上扣除0.01 分。
(六)鼓勵以脫貧攻堅、掃黑除惡、安全生產,禁毒整治、疫情防控、環境衛生、家鄉變化等為題材的新創作歌曲參賽。
(七)比賽成績當場亮分。
九、總決賽獎項設置
(一)老年組:一等獎 1 名;二獎等 1 名;三等獎 1 名;優秀獎 2 名。
(二)成年組:一等獎 1 名;二獎等 2 名;三等獎 3 名;優獎 14 名。
(三)少兒組:一等獎 1 名;二等獎 1 名;三等獎 1 名;優秀獎 2 名。
(四)優秀組織獎 5 名。
(五)一等獎獎金 6000 元,二等獎獎金 4000 元,三等獎獎金 3000 元,優秀獎 1000 元。
十、報名方式
海選賽期間,由各海選賽區自行組織報名。總決賽由組委會公布入選名單后直接參賽。
十一、其他事項說明
(一)所有參賽隊參賽費用(食、宿、行)自理,海選賽每隊補助 500 元,總決賽每隊補助 1000 元。
(二)各海選賽區進入總決賽隊伍名額根據海選賽區參賽隊伍數比例入選,具體入選總決賽名額待五個海選賽區賽事全部結束后,由組委會再另行確定。
(三)各賽區根據開賽時間,提前安排人員開具內部結算票據到縣文體廣電旅游局撥付賽事補助經費。
十二、組委會聯系方式
辦公室電話:0855-6227498
聯系人:徐老師15186898878 楊老師18084503772
侗族大歌是無伴奏、無指揮、多聲部的民間合唱音樂,優美的旋律,與協調和聲的完美結合,形成獨特風格的民間自然復調音樂,高雅動聽,激情感人,被譽“天籟之音”的音樂,是世界民間音樂藝術的一朵奇葩。2009年12月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