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黔東南州市場監管局嚴格按照州委、州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省藥品監管局的安排部署,迅速行動,眾志成城,全力應對,以“一二三四”戰“疫”為市場秩序穩定護航。
建立一個防控作戰指揮體系。迅速行動,1月22日召開局黨組會研究部署,1月23日召開全州市場監管系統視頻會議安排落實。成立州市場監管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正鋒同志任總指揮,下設9個專題組(綜合協調組、市場檢查組、食品安全組、藥品醫療器械組、價格監管組、執法辦案組、后勤保障組、輿情監測組、督查指導組),7個專班(農貿市場、超市專班、藥品醫療器械專班、市場主體防控排查專班、網絡餐飲專班、12315平臺專班、督導專班、紀律檢查專班)。眾志成城,全員“參戰”,強化統籌指揮調度,每日集中分析研判,適時掌握市場動態,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保障。
發揮“兩個抓手”作用:“12315投訴平臺,案件查辦”。發揮12315投訴舉報平臺“哨兵”作用,自1月23日疫情防控以來,充實人員力量,24小時值守,快速辦理,積極回應和解決老百姓強烈關注的民生問題。同時對咨詢投訴舉報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研判疫情防控期間市場走勢和動態,為防控決策提供依據。目前受理涉及口罩質量及價格問題、口罩無銷售資質、商家選擇性銷售,酒精價格上漲、夜市、餐飲場所營業等疫情投訴舉報328件,辦結276件,其余正在依法辦理中。加大案件查辦力度,與12315投訴舉報中心有效銜接,深入核查投訴舉報的違法線索,從重從快重拳打擊哄抬物價、無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案件。目前立案查處22起案件,結案4起,其余正在調查中。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了第一批查處的5起典型案例,有效震懾了其它違法者。
突出“三個監管重點”:“強化市場主體監管,食品、藥品、醫療器械質量監管和價格監管”。一是強化市場主體監管。全面排查農貿市場、花鳥市場、商場、餐飲店等場所,嚴禁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交易行為。目前全州開展野生動物專項檢查162次,檢查農貿市場、花鳥市場2261個次,商場超市2228個次,寵物交易市場6個次,其他經營場所362個次,經營戶8383戶次,監測電商平臺216個次、檢查廣告287條,發現野生動物交易信息2條,已督促下架。按照上級要求,暫時關停餐飲場所和市場交易場所,科學開展分類監管。目前全州關停了75座以上(含75座)餐館568家,關停了夜市攤檔966家,酒吧222家,飲品店161家(含咖啡館、茶館),涉及餐飲服務的賓館酒店40家、民宿16家。全州171個農貿市場的活禽交易區全部關停到位,整體休市農貿市場82個,關停23個牲畜交易市場、134個花鳥市場,農村趕集市場全部關閉。牽頭開展市場主體防控排查工作,落實州直行業主管部門職責,督促指導行業市場主體落實復工復業人員摸底,防控措施等排查工作,做到全覆蓋,不留死角,嚴防疫情在市場主體蔓延。二是強化食品安全、藥品、醫療器械質量監管。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嚴肅查處食品及食用農產品市場違法銷售行為。加強對藥品和醫療器械的質量監管,尤其是醫用口罩和抗病毒藥的質量保證,加強醫藥市場巡查和醫藥生產企業檢查,確保合規生產經營。目前全州檢查食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548家次,食品銷售單位6185家次,檢查餐飲經營戶4623戶次,檢查口罩、藥品、消毒殺菌用品等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單位3825家次。三是強化價格監管。密切關注醫用口罩、藥品、肉類等價格變化情況,集中約談藥品、醫療器械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及時提醒告誡。加強生活必需品和醫療防護用品巡查檢查,嚴厲打擊價格欺詐、惡意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查處了一批哄抬價格違法行并向社會曝光。
狠抓“四保”行動:“保質保價保供保穩定”。隨著疫情形勢發展,州市場監管局綜合分析研判,2月1日下發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市場“保價保質保供保穩定”工作方案》,以農貿市場、超市和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單位為重點監測,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必需品、醫療物資市場“保質保價保供保穩定”工作。派駐102名監管人員進駐全州51家大型超市監管,其中聯合州商務局各派出6名工作人員進駐凱里6大超市駐點監管,同時對全州正常經營的農貿市場進行重點管控,協助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落實農貿市場“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過夜零存欄”“1110”制度。加強物資儲備摸排,積極動員黔東南醫療批發、零售連鎖企業,多方調集籌備品罩、藥品等緊缺醫療物資,每天統計上報醫療物資采購及庫存情況。目前全州生活必需品供應正常、市場價格平穩、質量安全保障,市場秩序穩定,有力保障了廣大群眾生活需求和消費安全。
下一步,州市場監管局嚴格按照州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安排,突出市場主體防控排查,從重從快嚴厲查處食品、藥品、醫療器械質量和價格違法行為,保障市場秩序穩定,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貢獻。(蔣文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