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來自境外的資金不斷注入到剛剛開戶的對公賬戶內,又迅速流向下一級其他賬戶,怎么會有這么多資金往來,這么大宗的業務?資金匯入地遍及緬甸各地,“太異常!”
在上級公安機關指令下,納雍縣公安局立即展開調查。通過多日的偵查發現,這些對公賬戶上均有頻繁的資金流轉,每一筆資金在賬戶上的存取時間十分短暫。
這些賬戶異常的背后會是一起鏈條式的販賣對公賬戶團伙嗎?經過連日的摸排,納雍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發現沙包鄉某公司法人高某辦理的對公賬戶流水異常,立即傳喚高某到公安局進行詢問,高某如實供述其利用虛假身份辦理公司,并且在農行、建行分別辦理了一套對公賬戶,后又將每套對公賬戶以1500元價格賣給茍某平。
販賣對公賬戶的神秘面紗逐漸揭開。
犯罪團伙浮出水面
對公賬戶竟以“套裝”買賣
根據線索,民警在六盤水市鐘山區將茍某平抓獲。經審訊,茍某平對其販賣對公賬戶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一個涉嫌專門組織開立、販賣銀行賬戶的犯罪團伙逐漸浮出水面,該批賬戶背后的隱蔽犯罪鏈條也逐漸明朗。
2019年9月份以來,高某、茍某平、盧某海等人專門組織冒充法人代表注冊企業,再拿著企業注冊信息前往銀行開設企業對公賬戶,之后高某、茍某平將開通的對公賬戶每套(包括工商營業執照、公司印章、銀行卡、U盾等)以1500元到2000元不等的價格賣給盧某海,2019年9月至12月間,共販賣出售20余套對公賬戶資料。
盧某海又將從高某、茍某平處收購的包含工商營業執照在內的銀行對公賬戶,以每套5000元的價格,轉手賣給他人或直接銷往緬甸等境外用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2020年4月19日,經過兩天兩夜的蹲守,偵查員在昆明市官渡區將盧某海抓獲。
至此,3名涉案人員相繼落網,現場扣押對公賬戶資料二十余套,其中包括工商營業執照、公司印章、銀行卡、U盾等涉案物品。該批被查對公賬戶涉案資金1000余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高某、茍某平、盧某海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進一步辦理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