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市谷江村山巖腳退耕還林后的林地(資料圖)。尹仕勛 攝
自 2014 年新一輪退耕還林啟動以來,國家累計下達我省計劃任務 1695 萬畝,中央累計
投資將達 264 億元,計劃任務占全國總的 22.8%,居全國首位。我省依托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大力發展特色林業產業和林下經濟,持續筑牢兩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加快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為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按時高質量打贏林業生態扶貧攻堅戰和長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悉,全省各地充分利用新一輪退耕還林沒有經濟林和生態林比例限制、允許套種矮稈作物及發展林下經濟的政策,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林業產業和林下經濟,鼓勵發展林草、林藥、林茶、林菌等復合經營模式,經濟林面積占計劃任務的 70% 以上,其中油茶、竹、刺梨、茶葉、核桃、精品水果等特色經濟林達 800 多萬畝,為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實現鄉村振興增強了后勁。
據監測評估,退耕還林工程為我省增加森林覆蓋率 10 個百分點以上,全省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量超過 901.87 億元 / 年,其中,僅涵養水源就達到 304.87 億元。已實施 1067 萬畝,覆蓋全省 84 個縣(市、區、特區),涉及退耕還林農戶 226 萬戶 833 萬人。累計參與的貧困農戶達 47 萬戶 170 多萬人,通過退耕還林補助戶均增收 5640 元,人均增收 1560 元,有力地助推了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