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產業發展是穩定脫貧的根本途徑和長久之策,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和重要抓手,貧困人口依托特色產業可以實現穩定就業和持續增收,有效激活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從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發展種桑養蠶產業,不僅讓農戶增收,同時也可以將長期撂荒的土地重新盤活。下江鎮公納村結合村情實際,以“村集體+合作社+農戶+企業”的模式,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
“種桑養蠶真是個好產業,蠶繭可以賣錢,桑樹結的桑葚,既可食用,又可入藥、售賣;現在在家種桑養蠶,不但可以照顧家庭,而且還有不錯的經濟收入,我們都很樂意做。”正在喂養蠶寶寶的農戶樂呵呵地說道。
種桑養蠶產業具有“短、平、快”的特點,可實現當年栽桑,當年養蠶,當年獲益,下江鎮政府與龍頭企業簽訂了長期服務協議,甚至明確保底收購價,解決了農戶的后顧之憂。
據了解,2019年底至2020年由合作社組織帶領群眾發展種桑養蠶280畝,共投入174萬元,實現利益聯結入股分紅覆蓋87戶貧困戶(其中公納28戶、黨九59戶),帶動勞動力就業19戶37人,其中貧困勞動力8戶15人,非貧困戶11戶22人,種桑養蠶收益共計104400元。(楊麗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