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地毯式普查,強化部門職能監管。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執法人員深入縣城關星宸國際、御園1號、綠城新洲、頤景園、成貴、龍語鼎城、匯龍灣、金海苑、陽光新城、通海名城、金鳳等11個小區7家物業的進行監督檢查,通過地毯式普查檢查,不留物業服務市場整治死角,強化部門職能監管。
二、開展多方位整治,持續保持職能監管高壓態勢。執法人員采取現場核查、詢問了解、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對企業的執業資格合法性、亮證經營情況,合同協議簽訂的合法性,規章制度上墻情況,物業、停車場收費價格公示情況,轉供電主體代收代繳電價費用分攤及公示情況,違法廣告及校外培訓機構清理情況,電梯及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情況等進行現場核查和專項整治,督查檢查過程中如轉供電代收代繳費用分攤情況及合同協議是否公平合法等問題,當場不能完成并確定的,檢查組提取相關材料,待檢查結果出來共同分析研判后再作處理。
三、強化物業信息“三公開”制度,接受部門職能監管和業主的共同監督。在檢查督查過程中,要求各物業企業對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公共收益收支情況等信息公示在醒目位置,利用制度規范物業企業行為,接受社會各界的共同監督。
四、借助物業信息公示欄目,強化“12315”平臺作用。要求物業企業對收費等有償服務,在醒目位置進行公示,并按要求標明“12315”價格舉報電話,暢通群眾投訴渠道,讓廣大業主都能夠實現明明白白消費的同時,遇到不合理服務及收費,有義務有權利向相關部門投訴和舉報,依法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共同參與小區物業管理。
五、借助督查整治,強化政策宣傳和政策解讀力度。在督查檢查過程中,針對物業企業服務管理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檢查組依據現有的法律政策,群策群力共同探討,獻計獻策,努力為企業尋找政策依據和指點解決渠道,切實減輕企業經營壓力及應對與業主的共同難題和困擾。
通過開展物業服務專項整治,進一步規范了我縣物業服務市場秩序,切實增強了物業企業的服務意識,提升了我縣物業企業服務的管理水平,一定程度解決了物業服務行業中存在的矛盾和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了小區業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營造了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物業管理的良好氛圍。(吳慧 何興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