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連日來,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南寨鎮扎實開展駐村干部回村看、結對干部談脫貧、涉貧信訪大化解、弱勢群體送溫暖等“脫貧攻堅回村回訪”四項活動,采取“心貼心”交流、“一點一”回訪、“點對點”研判、“實點實”送溫暖等方式,與農戶共拉家常、共談變化、共話未來。
再相聚,“心貼心”交流,共商穩定脫貧舉措。組織歷任駐村干部重走“扶貧路”,感受脫貧攻堅帶來的鄉村巨變。走進村組院落,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回訪活動,深入了解群眾的實際困難,傾聽群眾訴求,會同相關部門及時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難題。通過召開“院落會”“家庭會”等方式與群眾一起回顧脫貧攻堅的奮斗歷程,細數變化,列出清單,讓建檔立卡戶、普通農戶都知曉脫貧攻堅帶來的實惠。同脫貧群眾一道共商穩定脫貧后的發展措施,因村因戶因人制定發展產業、穩定就業的持續增收計劃。圍繞“四個不摘”深入鎮村,專題探討調研“十四五”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舉措。南寨鎮社會事務辦組織兩任駐村工作隊和全體幫扶干部通過上門回訪、座談交流等方式宣傳政策、脫貧攻堅成果,受到群眾廣泛認可。
算好賬,“一點一”回訪,提升脫貧攻堅質量。組織全體幫扶干部全面入戶回訪,用通俗易通的語言講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來貴州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讓他們深刻領悟“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增強接續奮斗的底氣和信心。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與建檔立卡家庭“明白人”一起算好“政策、收入、受益、幫扶”四筆賬,讓他們明白脫貧攻堅以來享受過的黨的好政策、得到的無私幫扶,堅定他們感黨恩、知奮進的決心。鼓勵群眾積極參與“脫貧示范戶”“最美扶貧人”“文明家庭”創建和“好婆婆”“好媳婦”等選樹評選活動,推動形成崇尚孝老愛親、勤勞實干、誠信立家的社會風尚。鎮中小學通過教師送教、家訪等方式“面對面”回訪建檔立卡學生家庭,送去慰問金,共同感受學生成長進步的點點滴滴,進一步提升教育脫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全鎮各行業部門都積極行動,引導群眾轉腦子、動身子,用勤勞雙手增收致富,不斷提升脫貧攻堅質量上臺階。
細排查,“點對點”研判,化解信訪解民憂。對突出矛盾糾紛和重點涉貧信訪人員進行“拉網式”走訪排查梳理,逐件分析研判,根據信訪突出問題成因和癥結,列出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詳細制定化解工作方案,明確化解時限,采用“四個一”措施(一個領導包案、一個工作專班、一套調查方案、一套穩控措施)按期落實化解。同時加大脫貧攻堅涉農、惠農政策宣傳力度,現場解答群眾的疑慮,耐心疏導、疏通群眾心里的疙瘩,把矛盾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確保群眾反饋的矛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攻難點,“實點實”送溫暖,小康路上不漏一人。高度關注弱勢群體生產生活,對鰥、寡、孤、獨特困群眾,留守老人、兒童,流浪人員,因災、因病、因學、因突發事故等造成的生活困難群眾等,在“回村回訪”活動中,堅持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的原則,全面摸底排查,運用臨時救助、結對幫扶、單位資助、社會捐助等有效措施,切實保障弱勢群眾基本生產生活,體現黨的溫暖。
同時,南寨鎮還把消費幫扶,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貫穿到回村回訪全過程,用真情溫暖人心,為推進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營造良好氛圍。2020年,我們克服疫情和災情的影響,上下同心、盡銳出戰、攻堅克難,奪取了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全面勝利。2021年,我們將繼續踐行脫貧攻堅精神,開拓創新、精準務實、苦干實干,全面兜住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回訪”出群眾滿意度、幸福感,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楊文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