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多虧了你們監督到位,我們及時利用閑置的大棚和土地種植西瓜和辣椒。避免土地閑置造成資源浪費。現在天氣轉涼,我們現在正在緊急安排施工人員整理土地,為種植羊肚菌做準備。”在劍河縣柳川鎮加禾村,村民們正在把一個個又大又圓的西瓜搬上車,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
近日,劍河縣紀委監委督查組到該縣加禾村進行“回訪”時,加禾村的村民熱情地向檢查組打招呼。
從空曠荒蕪的大棚到一車車讓群眾喜悅的西瓜,這得益于該縣紀委監委的一次監督檢查。
今年7月,劍河縣紀委監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訪村寨、重監督、助振興”專項行動,重點聚焦各鄉鎮(街道)在實施鄉村戰略中各產業項目的發展情況。在巡回檢查中,檢查組發現該縣加禾村存在許多閑置大棚,這引起了檢查人員的注意。
“大姐,我們發現你們村里面好多地方都搭起了大棚,是準備干什么呀?現在都開始農忙了,怎么這些大棚都還沒有動靜呢?”檢查組向旁邊的村民詢問情況。
“這些都是關口基地在我們這流轉土地用于種植食用菌的,因為現在還沒到種植季節,所以都還晾在這。眼看著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地就這么荒著,我們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由于土地已經流轉出去了,他們也很無奈,向著檢查組訴苦。
“因為當前天氣逐漸炎熱,不適宜再種植食用菌,所以經過公司商議,決定等9、10月份天氣涼爽了再進行種植。”在走訪完村民后,檢查組又來到劍河縣鴻源公司了解情況。鴻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檢查人員解釋道。
原來,自劍河縣發展“一縣一業”食用菌種植以來,劍河縣成立劍河縣鴻源公司,在柳川鎮關口村建設了關口萬畝山地高效農業示范園,用于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為脫貧摘帽提供了產業保障,也為鄉村振興奠定產業基礎。
在取得初步成效后,鴻源公司進一步擴大規模,將原有基地向外輻射,流轉加禾村362.6畝田地,建設食用菌大棚,種植,種植更具價值的羊肚菌。
“但是存在如此多的閑置大棚,上半年沒有種植計劃的話,肯定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你們要馬上想辦法進行補救,堅決不能再讓損失變大。”檢查組立馬向柳川鎮黨委政府和鴻源公司下發整改通知,要求鎮黨委政府和公司及時對當前閑置的大棚和土地進行整改,并安排柳川鎮紀委及時跟進監督,推動問題整改落實。
同時,檢查組督促縣農業部門和科技部門,積極和加禾村兩委對接,尋找可以發展的短期產業,實現資源充分利用。在綜合各部門的建議后,鴻源公司利用閑置的大棚用于發展本地西瓜和辣椒產業。
“加禾村從以前就一直有種本地西瓜的傳統,加禾西瓜一直深受群眾的喜愛,根本不愁銷路。我們還向公司建議承包一部分大棚給村民,讓村民也改變一下傳統的種植模式,積極探索更有效的產業發展模式。”縣紀委監委在督促整改的同時,還積極向各單位尋求技術幫助。“我們還聯系農技專家到田邊地頭進行一對一指導,實行科學化種植,可以讓西瓜比露天種植的更大更甜。”
在縣紀委監委的推動下,鴻源公司利用61個大棚種植西瓜,53個大棚種植辣椒,還承包了40個大棚給村民自己發展產業。在各部門的幫助下,加禾村的大棚西瓜和辣椒都實現了豐收。
針對在產業發展出現的問題,劍河縣紀委監委督促縣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對全縣各個產業項目進行巡回督導,針對排查出現的問題,制定問題清單,細化整改措施,壓實整改責任,推動問題整改,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回訪”,確保將實事辦實、好事辦好。
“下步,將繼續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聚焦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用心用力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劍河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潘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