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黎平縣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學史力行,多措并舉,全力助推黔貨出山,極力賦能鄉村振興。
建好一套人馬,強化銷售力度。黎平縣成立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的農產品銷售工作專班,建立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為做好“黔貨出山”和促進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用好一個機制,拓寬銷售渠道。黎平縣充分發揮東西部對口幫扶的協作機制,推動本地特色生態農產品銷售,拓寬銷售渠道。成立黎平縣百壽山泉農特產佛山專賣店,加強與佛山市綠豐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開全縣農產品銷往廣東市場渠道。上半年,縣相關農產品流通企業通過采購涉農企業、合作社及貧困戶的茶葉、香禾糯、香腸等農特產品組成“大禮包”形式,銷售到廣東、河南等地,銷售金額達34.16萬元。
搭好一個平臺,提升銷售額度。發揮好電子商務創新驅動作用,努力構建天貓黎平館、京東黎平館、中國社會扶貧網黎平生態農副產品旗艦店等,加快搭建好電子商務銷售平臺建設,助推農產品線上銷售。截至目前,農產品網上銷售額2017.72萬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速137.92%。
發展一種媒體,做強網絡經濟。充分利用抖音、快手、騰訊微視等自媒體發展網紅電商,開展網絡直播活動,打通網絡銷售渠道。截至目前,僅“侗家七仙女”直播帶貨就達30場次,帶貨金額超29萬元,觀看直播人數累積達500萬以上,為全縣特色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賦能。(陸小芳 姚進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