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弘揚和傳承苗族蘆笙文化,豐富苗族吃新節日氣氛,展示多姿多彩原生態蘆笙文化,增強民族團結,振奮民族精神,推動旅游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吃新節前,在雷山縣丹江鎮烏東村“兩委”的組織下,群眾自籌資金和得到有關部門、企業單位及個人的支持下,于7月28日,舉辦以“蘆笙悠揚烏東,歡樂吃新佳節,傳承蘆笙文化”為主題的2021年雷山縣丹江鎮烏東村首屆鄉村振興發展暨吃新節文化交流活動。來自雷山縣的丹江、大塘、郎德等13個民族民間蘆笙代表隊、260余名選手參與比賽。
據了解,本次蘆笙大賽設置一項賽事:傳統原生態蘆笙舞(苗語叫:敢略、敢跟、敢調、敢高松南)四種吹奏曲調及四種跳法,時間18—20分鐘以內。參賽規則和要求,參賽代表隊必須各有3名以上吹奏蘆笙手,歡跳婦女12人以上,統一身著苗族服裝。
經過5個小時蘆笙悠揚激烈的角逐,于當天下午19點圓滿落幕,吸引周邊村寨三千余苗族群眾和游客紛至沓來觀看,熱鬧非凡。經當地7位評委的公評、公正、公開打分。最后,來自丹江鎮白巖村、郎德鎮烏瓦村兩個蘆笙代表隊(分數相同)獲得傳統“原生態蘆笙舞”冠軍,獲得獎金各1821元,來自大塘鎮交臘村蘆笙隊獲得亞軍,獎金1521元,來自郎德鎮楊柳村野東自然寨蘆笙隊獲得季軍,獎金1021元。
據村支書楊昌忠介紹, 烏東村位于雷山縣的東北面,坐落于雷公山中段,距縣城19.6公里,雷(山)毛(坪)公路通過寨旁而去;凱(里)雷(山)高速公路黃里收費站,轉車黃里至雷公山旅游公路穿寨旁橋頭而過,交通十分便捷。這里現有131戶,502人,全是苗族,居住海拔1306米,寨中吊腳樓錯落有序,周邊群山環境,形成具有獨特靈氣的山水結構。原始自然生態完好,是丹江鎮單一的自然寨,每年吃新節、過苗年和十三年一度苗族鼓藏節的時間與陶堯、虎陽、干皎三個兄弟村一樣。全村耕地面積518畝,其中田310畝,土208畝,以農耕稻作為主,輔以茶葉種植,是雷山縣重要的產茶、天麻區,建有710畝的茶園,其中投產采茶面積578畝,年收入179萬元,“雷山縣(烏東村)迎康村旅專業合作社”去年種植天麻78畝,收入24萬元;有12戶農家樂,年均收入84萬元。林地面積26252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5%,2011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授予“國家級生態村”。目前烏東村建有風雨橋3座、鵝卵石蘆笙場1個、涼亭2座、觀景臺1座、健身籃球場1個。有水碾米房2棟均保存完好,2017年3月,被國家民委評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如今,烏東苗寨自然生態完好,一派“小橋、流水、人家”山水田園風光。2008年,烏東苗寨被中國國土經濟協會列為“中國經典村落景觀”,2013年入選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1年和2013年,榮獲“全國優秀基層黨組織”和“全國‘五好’基層關工委先進集體”,2014年被省、州、縣評為“五好”基層黨組織;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世外桃源,2021年7月,被入選為“貴州第三批旅游重點村”名錄。目前,省內外游客以及老紛至沓來烏東苗寨旅游。圖為7月28日舉辦傳統原生態蘆笙舞的場景。(張希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