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有效破解鄉村醫生人才資源短缺、人員流動大、老齡化嚴重、服務群眾能力弱和服務質量不高等難題,2017年以來,麻江縣緊緊圍繞“選、管、用”,積極探索創新鄉村醫生“員額制”改革,科學精準整合和補充鄉村醫生資源,筑牢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底,全面激發了鄉村醫生干事創業熱情、提升了農村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水平、夯實了群眾健康保障基礎。但鄉村醫生科學化管理任然面臨諸多實際問題,由于鄉村醫生已實行“員額制”改革,對不少村醫來說,非營利性醫保補助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基本意味著其全部收入來源。除了收入來源這些客觀因素,鄉村醫生隊伍自身長期以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如村醫的年齡高、學歷低問題也相當嚴重,由于年齡老化、學歷水平低,隊伍的平均知識技能水平長期得不到更新。在醫學不斷發展的今天,很多村醫的知識結構還停留在多年前的簡單培訓,與各上級醫療機構間的學術知識等出現脫節現象,這些都是阻礙隊伍發展的重要內在因素。
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鄉村醫生隊伍的發展瓶頸,就必須找準內因外因雙管齊下,既要提升待遇,給予有效保障,還要更新隊伍實力,加快新陳代謝速度,保證隊伍人才儲備。按照打造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目標,以縣域醫共體建設為核心,構建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新體系和管理新體制,才能更好穩定住鄉村醫生隊伍。
一是建立緊密型鄉村一體化。鄉村一體化管理還需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完善,將行政村衛生室納入醫共體統籌建設和管理。其他村衛生室,可按照自愿原則,鼓勵納入醫共體統籌管理,其藥械采購、業務經營、財務管理和績效考核等由醫共體統一實施。
二是建立人員統籌調配機制。制定醫共體崗位設置方案,統籌考慮村級醫療機構用人需求,明確崗位職責和聘任年限,收入待遇向在偏遠農村地區的人員傾斜,醫共體在編在崗人員實行全員崗位管理,利用薪酬待遇、職稱晉升等激勵機制,建立縣級醫院醫務人員到鄉級、鄉級醫務人員到村級工作和村鄉級醫務人員到上級進修的制度。
三是實行縣招鄉管村用。按轄區常住人口變動、服務量增長等情況,核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數量,對村衛生室的服務工作量進行科學測算,增加鄉村醫生“員額制”,或提高村衛生室財政補助資金用于購買服務。由醫共體統籌調配使用,根據工作需要和崗位空缺情況,制定公開招聘鄉村醫生“員額制”計劃,解決村衛生室無人在崗的困境。持續加大農村全科醫生的定向培養。定向生招收生源主要面向本地農村,以?茖W歷為主,確保在農村留得下來。
四是提高村醫收入待遇。動態調整基本藥物制度財政補助標準,重點向偏遠山區的村衛生室傾斜。
五是加大鄉村醫生培訓。在醫共體牽頭醫療機構的統一部署下,制定村衛生室從業人員培訓計劃,加強對村衛生室的業務指導。通過業務講座、臨床帶教和進修學習等方式,更新村衛生室人員的知識結構,推廣使用適宜技術,提高處理常見病的技術水平。進一步完善村衛生室的規章制度,加強人員的準入與執業管理。定期開展績效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政府補助經費和人員績效工資的依據。
六是加強村衛生室信息化建設。加強村衛生室信息化建設,將其納入醫共體信息化建設體系,建立和完善居民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系統,聯通醫保即時結算,實現縣鄉村信息互通共享。(李邦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