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我叫姚軍,是黔東南州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科長。2019年7月4日,根據組織安排,我到從江縣加榜鄉平忙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同年9月24日起兼任平忙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
從凱里出發,一路經過凱羊、廈榕高速,再穿過蜿蜒曲折的山路,幾經周折,七個多小時才到達目的地。初識平忙村,看到破敗不堪的村委樓院壩、隨處可見的老舊樹皮禾倉、還有村民趟水過河的無奈,讓我深感任務的艱巨和責任的重大。于是我在心里暗下決心,平忙村的脫貧攻堅必須是全民參與,全面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只有幫到難處、干群一心,才能徹底撕掉貧困標簽,實現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向全面小康。
在剛到村的十多天時間里,我在村兩委和駐村干部的引導下,對全村所有在家的農戶實現了遍訪。每到一戶,我都認真了解家里的實際困難,傾聽他們最為真實的聲音,征求他們關于平忙村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遍訪平忙村的90多戶農戶,基本了解了貧困群眾對于當前困難的真實想法,一是希望修建中寨的產業路約1公里;二是希望為污灰自然寨14戶農戶修建一座公路橋,解決出行需求;三是修建下寨出村公路橋,緩解夏季洪水侵擾和出行安全;四是修建上寨硬化公路;五是村委會院壩硬化問題。
在“娘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從2019年8月開始,上述5個項目先后開工建設,到2020年4月全部建成使用。不僅解決了貧困群眾出行難的問題,產業布局更是得到了進一步優化,群眾對于真幫實助更是有了更好的體會。駐村一年多以來,我先后為平忙村爭取了幫扶資金136.72萬元,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貧困群眾精氣神也得到顯著提升。
2019年7月份,平忙村共有55戶透風漏雨、3戶危房改造、10戶的人畜混居的住房保障任務。由于政策宣傳不到位,加上部分群眾受到人力、運輸、資金等方面的影響,一直拖了三個多月遲遲沒有進展,嚴重影響了住房安全和施工進度的正常推進。經過溝通協調,在村指揮所和兩委干部的動員下,特別是以黨員為首的“脫貧攻堅先鋒突擊隊”的帶領下,全村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只有搬不完的水泥沙石,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特別是污灰自然寨的王老要、王小后兩戶的人畜混居整治,由于不通公路,材料運輸困難,加上勞力不足,成為我村住房保障工作的難中之難。經過與村兩委反復討論論證,最終決定采取“空運”方式運輸建筑材料,架起一條長達500多米的高空索道,幫助王老要、王小后兩戶完成人畜混居整治。通過大家的努力,我村于去年11月23日完成了全部的住房保障任務,比規定時間提前了一周,經第三方機構現場鑒定,全村現有住房均為安全住房。
脫貧的關鍵指標是收入達標,外出務工無疑是最快、最好的解決方式。平忙村地處偏遠,無傳統優勢產業,長期以來靠季節性到廣西環江砍桉樹和縣內臨時務工,而且要留一人在家看管牲畜、照顧老人小孩,收入沒有穩定保障。為切實增加群眾收入,解決群眾外出務工的后顧之憂,激勵群眾外出務工,我帶領指揮所成員、幫扶干部多次通過院壩會、微信群、入戶宣傳、單獨打電話等方式宣傳外出務工政策。
田方酒夫婦、田和平夫婦是外出務工群眾的典型代表,因為家中人口較多,教育支出、日常生活開支較大,經過我們的反復宣傳動員和激勵,2020年3月,他們四人搭乘前往的廣東的務工專列,踏上了外出務工的道路。一年下來,人均收入可達3萬余元。
不僅如此,我還不定時向符合條件的青壯年勞動力推薦務工崗位,幫助他們申請車費補貼和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2020年,我先后為外出務工的田和平夫婦等人申請了車費補貼共計1000余元;為田方酒夫婦等長期外出務工人員申請了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共計18000多元;到黎平縣為田王杰、韋老科2位村民追討欠薪7500元。
回首過去,感慨萬千,有苦有樂,苦中作樂。看到村里的貧困戶逐漸退出清零、村容村貌一點一滴的變化、群眾臉上漸漸增多的幸福笑容、對幫扶干部越來越多的認可,心中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便會油然而生。青山常在,青春無悔,把有限的精力奉獻給黨和人民的脫貧攻堅事業,這必將成為我揮之不去的難忘經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