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黔東南州以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為目標,全力推進“一窗通辦”改革,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一是認真部署,齊頭推進改革。及時印發《黔東南州政務服務“一窗通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全面持續推進“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政務服務新模式。州政務中心通過組織召開全州政務服務工作會議,業務培訓等就“一窗”改革工作對各縣市、各進駐部門窗口進行安排部署,推動 “一窗通辦”改革按照時間節點精準推進。
二是合理布局,優化配置人員。結合政務服務事項關聯度,創新“8+3+1”的分類新模式,科學設置前臺綜合受理窗口。整合涉及公積金、公安事務、企業開辦、社會事務和社會保障、工程項目建設等集成服務窗口8個;設置全省通辦和跨省通辦(集成套餐)、綜合出件窗口、咨詢幫辦服務等專區3個;設置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部門專窗1個。通過窗口集成實現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同時按照“一窗”分類設置要求,合理配置“一窗通辦”窗口的人員。在“8+3+1”分區分類窗口中,分別明確一至兩名綜合區負責人,統一安排授予區域管理權,負責指導本綜合區域部門業務培訓、督察督辦,制作規范事項受理清單、事項辦理指南等窗口服務文書。
三是充分授權,強化業務培訓。經梳理,州政務大廳納入“一窗”事項1270項,“一窗”占比達86.92%,同時,實現事項100%網上申請、預約功能。對納入“一窗通辦”事項實行清單管理。各進駐部門對“一窗通辦”事項進行授權,將收件(受理)、一次性告知、結果送達等職責委托授權給綜合窗口,并及時簽訂了《“一窗通辦”改革授權委托書》。制定了“一窗通辦”改革工作培訓計劃,組織相應的人員開展“一窗通辦”業務受理培訓,通過會議、跟窗學習等多形式加強業務學習,提升服務水平。
四是辦事指南精準,實現可操作。按照事項“顆粒化”標準,持續完善辦事指南編制工作,要求各部門充分針對辦事指南內容是否通俗易懂、申請材料是否齊全、審批標準是否精準、流程是否明確等,逐一編制出讓辦事群眾一目了然的 “接地氣”辦事指南,引導辦事群眾“明白辦事、精準辦事、高效辦事”,目前已將統一編制好的辦事指南放置在窗口供辦事對象取閱。
五是拓展政務服務便民渠道。在市民之家一樓設置7X24小時自助服務區,通過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開通《辦事指南》自助打印服務,在市民之家開通啟用個人征信自助查詢機,依托“支付寶生活號”平臺開通支付寶端政務服務平臺“黔東南州政務服務”平臺,可實現在線預約、在線取號、辦事指南、在線申報、進度查詢、在線評價以及查看各類政務公開信息。
“一窗”改革全面實施以來,“一窗”綜合窗口共受理業務224865件,辦結 224732件,全部錄入貴州省政務服務綜合受理平臺。進駐審批服務窗口由原來的 90個前臺單一受理業務服務窗口縮減為70個區域無差別受理服務窗口,窗口前臺人數從 100 人縮減至 70 人,人力資源優化率達 30%,每年可節約行政成本約 360 余萬元。(石平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