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希望工程30周年的重要寄語精神,把希望工程這項事業辦得更好。團州委聚焦新變化、新需求,堅持“三個著力”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
一是著力創新服務形式,抓陽光陪伴助成長。立足青少年成長新需求,結合民族文化特色,進一步開發“青年之家”“四點半學校”“青年鄉村振興夜校”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活動形式,打造升級版希望工程。在易扶點開設繪畫、書法、朗誦等公益特長班,實施“粉畫人生·奔向百年”鄉村少年繪畫藝術公益項目;打造省級“希望工程·陪伴行動”興趣小課堂示范點16個,培育特長隊伍5支;推進“夢想行動·童行中國”鄉村少年教育關懷公益項目5年計劃,帶山區孩子去看山外邊的世界。目前,共開展活動及教學247場次,惠及青少年13000余人次。
二是著力豐富項目內容,抓健康守護助成長。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化和社會化動員優勢,不斷創新機制、加強宣傳,廣泛發動愛心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青少年營養健康、心理健康、大病救助等公益項目,為青少年身心健康保駕護航。爭取到“點亮中國偏鄉”“微心愿”“向陽花少兒醫療救助”等公益項目物資92萬余元,為偏遠鄉村學校更換陳舊照明設備保護學生視力,為患病青少年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升級打造黔東南12355青少年服務臺,與州心理健康教育協會、州律師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組建心理專家和律師人才隊伍庫,為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導和維權服務。目前開展心理健康、法治知識講座共計268場次,接受咨詢5000余人次。
三是著力拓展活動載體,抓素質提升助成長。聚焦素質提升計劃,積極爭取希望工程圖書、體育項目,豐富活動載體,培養青少年愛學習、愛運動的好習慣,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綜合素養。爭取到杭州市衣邦人企業“藍房子”公益資金36.6萬元,在安置點打造圖書閱覽室;組織實施“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公益活動,通過開展講座、培訓及聯賽等方式讓農村中小學生深入了解籃球項目,切身感受體育精神和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幫助他們強健體魄的同時更加快樂自信成長,惠及青少年4500余人。(吳玉露、潘思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