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疫情就是命令,一聲動員,應者云集,為支援遵義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增援貴州省將軍山醫院做好確診患者救治工作,10月23至26日,黔東南州人民醫院積極響應、迅速集結,派出7名醫務人員馳援疫情防控救治一線。
黔東南州人民醫院從醫學檢驗科抽調了三名檢驗師抵達遵義后,目前已根據相關安排部署,三人分別在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遵義方艙實驗室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剛到遵義,三名醫務工作者迅速熟悉工作環境和核酸檢測流程后,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其中吳克擎和楊彪兩位同志到達方艙實驗室后,看到同行們沖鋒在前、毫無畏懼,“中國速度和中國溫度”深深地感染了他們,兩人立即放下行李投入到核酸檢測中,當日就參與完成了近10萬人次的核酸檢測。肩負重擔的檢驗師們斗志昂揚、配合默契,采取三班輪崗、24小時檢測制度,無縫輪值,檢測儀器和方艙“全天無休”運轉,大家只想早點完成檢測,交給遵義這座紅色文化城市的老百姓一份安全放心的答卷,希望盡早讓這座城市恢復往日的喧囂。
梁紹錦、吳克擎、楊彪三位同志在這幾日也看到了遵義人民的團結,大家積極響應政府防疫工作的號召,主動地參與到志愿者的工作中,為醫務工作者的后勤做好了充分的保障,大家心里都暖暖的。同時,三位同志也感受到了來自黔東南州人民醫院黨委的深切關懷,醫院黨委
領導每天都詢問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情況,讓他們感受到了家人就在自己身邊。三名隊員也互相加油鼓氣,時刻都在相互提醒一定做好防護,每一位隊員都要安全回家,相信不久一定凱旋而歸。
戰必應,召必回,10月26日,從臨危受命到整裝待發,僅有短短一個小時,該院從急診科、重癥醫學科抽調了四名同志抵達貴州省將軍山醫院,四人都被分在了ICU-A區,這里收治的是貴州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的第一批確診患者。來自該院急診科的王國偉、葛璐,雖然都是有著多年急診經驗的“老醫師”和“老護士”,但這次是他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新冠病毒感染確診患者,經過培訓后,四人輪班進入重癥監護室。短短四個小時,葛璐就感覺全身已經大汗淋漓,霧氣完全模糊了面屏,看到醫療隊員們守在一個個重癥患者旁,奔忙在一張張病床前,爭分奪秒搶救生命,葛璐在同事王國偉和黃思坤的鼓勵下,克服了恐懼心理全心全意投入到救治工作中。
“在這里,1分鐘都停不下來,我們沒有退路,必須竭盡全力與死神掰手腕。”曾經參加過馳援武漢的黃思坤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們必須工作強度增到極限,把個人需求降到最低,用心詮釋醫者仁心,醫者無畏”。一張張壓痕清晰的臉上,總有抹不去的疲倦,但一束束堅毅的目光,更給患者無窮的溫暖和力量。
這次該院派出的七名同志,有四名中共黨員,他們說:“看到新聞里84歲高齡仍請戰出征的鐘南山院士,身患漸凍癥但仍奮戰在前線的武漢金銀潭醫院張定宇院長,這些老黨員的忘我精神震撼了我們,讓我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了“黨員”兩個字的分量,大家堅定的表示:"自己將充分發揮專業特長,服從指揮調度,用實際行動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圓滿完成此次任務,絕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楊曉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