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組織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家鄉的熱土上、在實踐的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提升社會化技能,為全州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人才支撐,按照先試先行思路,黔東南州首先選取了凱里市和黎平縣作為“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試點縣,活動啟動后,團凱里市委、團黎平縣委共計為返鄉大學生提供了61個單位148個實習崗位,累計有311余名大學生參與“返家鄉”實踐。返家鄉大學生分赴到創文滿意度調查、交通文明勸導、鄉鎮街道和機關單位政務實踐等不同崗位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志愿實踐活動,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在日常的政務見習上,引導大學生積極投身于基層服務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社會實踐,他們從事辦公室助理、創文工作、微信公眾號編輯等基礎工作。返家鄉大學生在趕集日,上街宣傳禁毒、防電信詐騙、防溺水、防火、防電等相關知識。在每日的早晚高峰期間,與交警共同堅守在各交通路口,開展文明交通宣傳,勸導制止闖紅燈,逆向行駛 、不佩戴安全頭盔等不文明交通行為,為文明城市創建貢獻力量。青年大學生在實踐中豐富閱歷,增強本領的同時,也切實為各部門、鄉鎮(街道)充實了工作力量。
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發揮返家鄉大學生的主要力量,在體育館、各鄉鎮社區等協助醫護工作人員,從事體溫測量、核酸采集、新冠疫苗接種登記、外來人員信息登記、統計核酸報告、物資搬運等工作。他們積極參與新冠疫苗的宣傳、統計、入戶走訪活動,為群眾解答疑惑、普及知識,倡導大家相信科學,積極接種新冠疫苗,以提高全民接種意識,提升接種率。
在志愿服務活動上,團凱里市委策劃了“小高山創文鞏衛”志愿活動,組織志愿者對沿途的街道進行衛生清潔,對小高山部分荊棘叢里陳年累積的垃圾進行了深度清理。并組織策劃了鄉村“防溺水,促安全”安全知識宣講活動和“黨史宣講進鄉村”宣講活動。通過活動的宣講,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增加村民在安全用電、用火上的生活科學常識。
在大學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隊上,以凱里市、黎平縣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以大學生鄉村振興服務隊為基點,凱里市大學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隊圍繞鄉村振興主題,組織開展了“三下鄉,返家鄉”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以垃圾分類、農村產業升級、鄉村旅游發展、民族文化傳承等方面作為切入點,組成小分隊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探索當地在鄉村振興上存在的痛點和難點,提出解決方案。還組織策劃了“了解家鄉變化,助力鄉村振興”高校大學生線上論壇活動,通過此次活動,讓廣大青年學生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深度交流、研討。在了解家鄉在產業、教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實際現狀,為助力鄉村振興積極獻言獻策。凱里學院“青春紅色筑夢,助推鄉村振興”行動團來到黎平縣開展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行動團深入鎮、村開展了疫苗接種、安全知識、禁毒知識宣傳,并參觀了紅色舊址,開展探尋紅色故事,宣講紅色歷史活動,進一步弘揚了紅色文化。
下步,我們將充分利用“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平臺,豐富活動形式,擴大活動宣傳,感召更多黔東南籍在讀大學生關注家鄉、服務家鄉、回饋家鄉,為家鄉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朱以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