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好醫保部門“作風牌”。以強化醫保經辦服務為切入點強化作風行風行動,成立了“作風建設年”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分片包保責任制,建立聯絡溝通機制,明確職責分工。開展“醫保大講堂”和“崗位大練兵”活動,采取專家授課、實踐教學等方式加強全州醫保干部隊伍業務水平提升。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梳理解決醫療保障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目前尚未實行醫療救助資金州級統籌的情況下,實行“醫療救助備用金制度”,推進“一站式”結算,簡化了醫療救助資金的申報流程,也極大地方便了參保群眾。采取每周碰頭會和定期專題調度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推動業務目標落實。落實公共服務“好差評”,上半年我州醫保政務服務評價滿意率達99%。2020年以來州醫保局窗口在“市民之家”的評選中多次榮獲“紅旗窗口”、“服務之星”稱號。2021年,州醫保局榮獲“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1名同志被評為“全州優秀共產黨員”。
二是打好醫保辦理“創新牌”。州醫保局“七措”創新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門診慢特病待遇認定下沉將全州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慢特病門診資格認定下沉到定點醫療機構,銳意管理創新,讓參保患者享受一站式便民服務,實現“即診即辦即享受待遇”,不斷增強了人民群眾醫保服務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統一辦理病種。全州共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慢特病門診管理病種共計79種。統一辦理標準。通過組織醫療機構專家討論,統一制定全州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高血壓、糖尿病等79種慢特病辦理標準;統一辦理流程。將全州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慢特病門診資格認定下沉到州域內二級及以上指定定點醫療機構、精神類定點醫療機構。其中:城鄉居民“兩病”資格認定下沉到州域內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鄉鎮衛生院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州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參保患者在州域外就醫,憑二級及以上公立定點醫療機構或三級定點民營醫療機構確診為慢特病的相關病案資料,到參保地醫療保障機構進行慢特病門診資格認定辦理。統一定點管理。將全州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和州人民醫院、州中醫院、貴州醫科大第二附屬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257家定點醫療機構均納入慢特病資格認定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覆蓋全州16縣市,延伸至鄉鎮,切實方便參保人員辦理慢特病證。
三是是打好基金“監管牌”。護好群眾“救命錢”采取交叉檢查、專項檢查、飛行檢查等方式,實現全州定點醫藥機構全覆蓋。建立基金運行分析機制,定期調度全州基金運行情況,及時研判處理異常數據指標。完善醫保監督檢查制度機制,構建行政監管、協議管理、跨部門協同監管、引入第三方監管和社會監督“五位一體”的基金監管體系,持續保持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今年,截止目前,對3家零售藥店立案調查,1家零售藥店移送公安機關。截止9月底,全州共檢查定點醫藥(含村衛生室)4602家,處理434家,其中:暫停醫保協議38家(其中醫療機構2家、零售藥店36家),追繳違規醫保資金2892.03萬元。
四是打好醫保業務“便捷牌”。“線上+線下”,完善便民渠道。州醫保局在不斷鞏固提升“線下”窗口服務水平的基礎上,創新推動“線上”服務模式,熱線電話12393,扎實推進“一網通辦”、“網上辦”、“掌上辦”、全面推廣應用醫保電子憑證應用,截止目前,全州共 人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共243家醫院、1072家藥店可使用醫保電子憑證辦理相關業務。切實讓辦事群眾感受到“互聯網+醫保”帶來的便利。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對全州各縣市醫保經辦服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落實服務事項清單,優化便民利民服務。依據省醫保局下發的28項醫保服務事項,我州壓縮辦理時限、精簡辦事材料,推動黔東南州醫保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我州在省醫保局制定的28項服務事項清單的基礎上精簡3個事項辦理材料,切實有效提升了服務效能。
五是打好醫保經辦“服務牌”。打造群眾“便民車”建立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編制辦事指南,不斷簡化申報材料、證明材料,實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險惠民服務”經辦模式,推動醫保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實現100%的網上可辦率。大力推進窗口環境、監督與評價等“八規范”,將醫保政務服務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內容,建立服務評價機制,強化群眾監督,多形式開展醫保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工作。“學習+研討”,提升服務水平。州醫保局始終把打造過硬干部隊伍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提和保障。積極組織政務窗口人員開展個人自學、集體學習、雙周學習、和“醫保大講堂”等形式各樣的業務培訓和學習活動,使全體窗口工作人員變“一專一能”為“一專多能”,確保各項醫保服務“不打折扣”落實落地,截至目前,累計組織窗口工作人員學習政策文件 20余個,組織集體學習4次。
六是打好醫保“干群牌”。“領導+群眾”,加強工作監督。州醫保局制定實施窗口監督輪值制度,每周安排1名副縣級以上領導進行巡查監督工作,對窗口工作紀律、服務態度等各方面進行檢查,督促指導窗口辦件,虛心聽取用人單位和群眾建議意見,以群眾滿意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簡化服務流程,提高辦理效率。積極優化“一窗改革”。為解決醫保窗口忙閑不均、參保人員對窗口工作不了解的問題,防止窗口出現辦事“排長隊”現象。推行“綜合窗口”,每個窗口綜合之前窗口所辦理的所有業務,優化辦事時限、提升辦事效率。努力打造“優質服務型、高效務實型、熱情貼心型”服務窗口。使參保群眾真正感受到醫保經辦的便利性和便捷性,不斷增強在醫保領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洪再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