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六組韋光天,3袋90斤;一組韋恩保,2袋60斤……”貴州榕江縣仁里水族鄉擺賴村村委會里,該村第一書記楊輝為群眾念名冊、點糧食、摁手印、扛上肩,有條不紊。這是擺賴村農村低保季節性缺糧發放現場。
“今年暴雨頻發,水稻收成不好,還好鄉政府發來了救濟糧。”說這話的是擺賴村三組村民楊勝明,他是既是村里的脫貧監測戶,又是村里的低保兜底戶。
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楊勝明的妻子參加縣里組織的勞務輸出活動已安心省外務工,其兒子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大專學業;楊勝明因患有腎病綜合癥、高血壓不能外出務工,就在鄉里提供的公益性崗位工作,同時還可以參加“三養”項目和板藍根種植項目,享受扶貧產業項目紅利。“特別謝謝你們。國家政策越來越好了。”楊勝明說。
據悉,為了把“四個不摘”政策落到實處,鞏固好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該鄉抓實城鄉低保動態管理,嚴格按照納入條件和審批流程,及時將符合納入保障條件的脫貧監測戶和易致貧戶、重病家庭、重殘人員及就業不穩定戶對象納入保障。截止發稿,全鄉受益農低保政策452戶1771人,特困供養43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6人;受益農村低保季節性缺糧9810斤,覆蓋群眾79戶219人。
此外,該鄉堅持每月對全鄉27戶邊緣易致貧戶、11戶脫貧不穩定戶、19戶突發嚴重困難戶進行監測,動態掌握“三類戶”生產、生活情況;建立健全包保臺賬,壓緊壓實幫扶責任,精準優化幫扶措施,大力推進“四個不摘”政策落實。通過有組織勞務輸出、設置公益性崗位、產業覆蓋、“反租倒包”等方式深入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持續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張凌寒、庹慧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