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于2021年9月23日至27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第一天開幕,入場的時間比較晚,大家到展館都十一點多了,全國各地展商較多,大家看到我們的產品都覺得很精美”,這是臺江縣施洞鎮偏寨村繡娘劉玉英從深圳文博會傳來的消息。
過去,生活在大山里的苗家婦女空有一手刺繡絕活,卻沒有掙錢的機會,如今很多繡娘不僅靠針線手藝可以掙錢,還可以兼職做其他工作。
這些年,臺江縣把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守護全縣17.3萬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園,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中得到確認、尊重和弘揚。
今年,由于受疫情的影響,很多文化企業都擔心到各地參加文博會展。臺江縣施洞鎮劉玉英刺繡加工廠經過省、州篩選,最終成了臺江唯一參加這次深圳文博會的文化企業,也是貴州省代表參展的40個文化企業之一。
劉玉英說:“這次能參加深圳文博會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這不僅是展示本企業的創意產品--苗繡品的藝術魅力,同時也是一次對外交流和展示民族文化的機遇。”據她介紹,參加此次文博會的創意產品有手工銀飾,帽子、提包、圍巾、服飾等手工苗繡系列。
“這兩天來的生意還可以,一天收入也有兩千多!”
當問及這兩天來的生意如何,劉玉英信心滿滿地說。她不滿足于會展期間的銷售收入,她希望通過參加這次會展能夠提高臺江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的知名度,也能給臺江的繡娘們帶來更多的訂單,促成合作,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近年來,臺江縣的非遺資源在全面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中,以其獨特優勢推動著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有效提振群眾文化自信,增強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張強 邱美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