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潘老板,請幫我送100斤酥脆棗來凱里”“潘姐,請送30斤棗子到萃香大酒店!”……最近,黃平縣義珍尼樂果園場的法人潘義珍除了陸續(xù)接到各地訂單的同時,每天還迎來數十撥自助采摘的客人,使這片平時只有鳥語花香的果園近幾天顯得格外熱鬧。
義珍尼樂果園場位于黃平縣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飛云崖東麓茶亭坳的湘黔公路旁,占地面積100多畝,主要品種為中秋酥脆棗。這種棗子是我國南方唯一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的棗類水果,其含糧量高達75%。
2013年,當地苗族婦女潘義珍投資近20萬元從湖南引進這種酥脆棗,在新州鎮(zhèn)東坡村茶亭坳承包100多畝荒山種植近萬株酥脆棗以來,每年全部施用農家肥、油菜餅等作基肥,并嚴格按照國家地標質量管理和綠色食品要求科學栽培,這些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的精品水果在潘義珍的精心管理下,得了逐年的豐收,受到了縣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特別是今年在風調雨順的滋養(yǎng)下,園內的棗子將樹干壓彎了腰,酥脆棗在中秋節(jié)獲得可喜的外銷效益后,在即將到來的國慶黃金周前夕,潘義珍又將棗子以每公斤7~10元的價格向消費者推行自助采摘活動,使果園每天迎來了一拔又一拔的自助消費者,他們不但在果園內能品嘗了“南方第一棗子”的美味,而且還將采摘到酥脆棗帶回去分享給親友們。
鎮(zhèn)遠王女士先后兩次到果園采摘2000多元的棗子后,還將這些又脆又甜的果實作為中秋、國慶的禮品分別贈送給親友們,使獲贈者感受了比月餅和重陽糕更甜美的禮物,都對這種“南方第一棗”贊不絕口。(通訊員:廖尚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