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至20日,渡馬派出所分別接到轄區共和村楊序家、黃勞村楊翠菊、共和村歐陽廣梅電話報警稱:“其放養在田壩上的牛,不見了,希望民警到現場幫查看一下。”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接到報警后,渡馬派出所民警立即趕至現場,一邊安撫群眾,一邊查看現場及周圍環境情況,了解牛的特征、走失的時間、地點、過程等,經初步勘查,排除5頭牛被盜的可能,判斷系牛掙脫繩索自行走失的可能性較大。民警隨即將耕牛丟失信息及耕牛的特征發到各微信工作群、親友群,請大家幫忙留意、轉發,并發動群眾力量幫忙尋找。同時向上級部門匯報,請求查看現場附近的監控,看能否獲取有效線索;同時將牛走失的信息向相鄰的白市、社學派出所通報。
因群眾放牛地方都比較偏僻,周圍也沒有監控,給搜尋更為困難。民警只能沿途沿著牛蹄印追尋,逢人就問,遇車就查。然而,幾天過去后,尋找牛的消息在轄區如泥牛入海,無半點回音。但民警并沒有放棄尋找,一邊工作一邊繼續想辦法尋找,傾其所能,最終在多方努力下,走失的5頭耕牛全部找回,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6萬余元,贏得群眾廣泛好評。
民警提示:廣大群眾放養牛、馬、羊時,一定要看管好,盡量不要將牛、馬、羊等大牲畜散養或拴在離村較遠的荒山或樹林里;圈養時應強固圍墻并在出門時注意鎖好院門鎖;現正是農忙時節,群眾要照看好自家的大牲畜,以免走失造成經濟損失,影響春耕生產進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