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天柱縣高釀鎮高釀、上花、富榮、坪場等村村民提著水桶正忙著領魚苗,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歡聲笑語不斷。
為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結合高釀自古以來都有“稻+魚”的傳統農業習俗,近日,天柱縣農業農村局到先后到高釀鎮各村免費發放魚苗7640斤,覆蓋農戶1000多戶。
“利用稻田養魚,既可獲得魚產品,又可利用魚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排泄糞肥,翻動泥土促進肥料分解,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不僅能提高養魚效益,還可以使水稻增產,實現糧魚雙豐收。”上花村副主任龍見松笑著說道。
近年來,為助推特色產業發展,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高釀鎮立足鎮情實際,充分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以“高釀水田多,高釀稻田魚味美體肥”的優越條件,緊扣農村產業發展“八要素”,通過政策幫扶和“基地+黨員+農戶”模式不斷探索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助農增收致富,以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據悉,高釀80%的農戶稻田都實行“稻+魚”種養模式,每年產稻谷約7680噸,每年產魚約100噸。高釀大米日常零售4元一斤,主要銷往省內各城區及廣東、福建一帶。高釀稻田魚日常零售30元一斤,主要銷往天柱周邊縣城,用稻田魚制成的腌魚不僅成為農戶家日常待客的好菜,還成為電商產品的優質產品而遠銷廣東、浙江、福建、湖南等地。(歐陽金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