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丹麥廣播公司 5 月 30 日推出特別報道,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接入丹麥互聯網獲取原始數據,以監聽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歐洲盟國領導人和高級官員。對此,歐洲多國高度關注,認為如此事屬實,其性質惡劣、不可接受,并敦促丹麥、美國盡快作出解釋。
丹麥國防大臣布拉姆森在一封給丹麥廣播公司的電子郵件中說,政府不會從媒體或其他渠道了解情況。但對親密盟友進行系統竊聽是不可接受的。
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 5 月 31 日在法德兩國部長視頻會議上,要求美國和丹麥就監聽一事作出解釋。馬克龍說:" 如果這一消息是準確的,這在盟國之間是不可接受的。" 默克爾在發言中表示支持馬克龍的表態。
曾為德國社民黨總理候選人的佩爾 · 施泰因布呂克是遭監聽的德國官員之一。施泰因布呂克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說,從政治上講他認為這是一樁丑聞,事件表明參與監聽的國家 " 有自己的小算盤 "。
德國聯邦議院負責調查此前美國監聽事件的委員會負責人帕特里克 · 森斯堡說,監聽事件背后的驅動力 " 不是友誼,也不是道德倫理,而是對利益的追逐 "。
法國負責歐洲事務的國務秘書克萊芒 · 博納在接受法國新聞臺采訪時表示,若事件證實屬實,其性質 " 極其嚴重 "。盟友之間必須有信任和最起碼的合作,法方必須核實此事。
瑞典國防大臣胡爾特奎斯特表示,瑞典無法接受親密盟友之間這種監聽行為,這是一個 " 原則問題 "。瑞典在得知此事后,立即聯系了丹麥,并與德國、法國和美國進行接洽,瑞典需要了解有關此事的 " 全面信息 "。該事件是對瑞典政治人物的 " 間諜活動 "。
瑞典國會議員霍爾姆對此事給予嚴厲批評,他接受瑞典電視臺專訪時表示,監聽事件 " 太離譜了,令人非常生氣 "。
挪威首相索爾貝格對挪威國家廣播電臺說,如果媒體爆料屬實,美國和丹麥這樣的盟友對挪威實施監聽是毫無理由和無法接受的,這將在盟友間制造不信任。她表示,將向丹麥政府了解更多信息,如果監聽屬實,將與美國直接討論此事。
英國路透社和英國廣播公司均報道了此事。英國廣播公司在報道中援引曝光美國 " 棱鏡 " 秘密監控項目的斯諾登的話說:" 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出訪歐洲,他應該已經準備好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當然,他上一次就已經深度卷入這類丑聞。"2013 年 " 棱鏡 " 丑聞曝光時,拜登為時任美國副總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