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上午,愛心人士楊敦山在采購完一批農用復合肥后,立即驅車帶領滿載復合肥的貨車趕到凱里市開懷街道辦事處。卸貨時,因為擔心下雨,不能堆放在露天的場地,于是楊敦山與在場的黨員干部一起,將貨車上160袋共8000斤復合肥一一搬下車,并整齊地擺放著街道辦公樓大門口。隨后,開懷街道黨政負責同志為楊敦山贈送了“軍人退役不褪色,愛心捐贈助三農”金色字樣的錦旗和授予“黔東南景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愛心企業’”的金色牌匾,以此表示真誠的感謝。
據了解,愛心人士楊敦山今年27歲,系武警云南總隊某支隊特戰隊的退役軍人。2020年10月23日,剛剛退役沒多久的楊敦山與堂哥一道在凱里市清水江邊龍頭河段釣魚,得知有人落水后兄弟倆毫不猶豫循聲而去,楊敦山果斷下河游了400余米,終于在下游一處懸崖邊將被急流沖走的吳女士攙扶住,并與其在岸邊接應的堂哥合力將吳女士救上岸。隨后又與堂哥返回到吳女士落水處繼續尋找另一名落水者,因水下環境復雜,幾經嘗試未果,直到消防和公安趕來現場繼續施救,看到吳女士也基本無恙,兄弟倆悄然離開現場。
楊敦山兄弟倆見義勇為的先進事跡經本中心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22年4月16日,凱里市表彰獎勵了2020至2021年涌現的11名“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和“見義勇為先進群體”,楊敦山兄弟倆獲得“見義勇為先進群體”獎,獎金分別為一萬元。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讓我更加自信的同時,也給予了我更大的責任。”楊敦山告訴記者,獲獎后曾多次想過獎金用于什么公益活動更有意義,恰好上周從朋友那里了解到,開懷街道這里需要一批復合肥,給農民春耕使用,所以想盡微薄之力,能為農民做出點貢獻。于是就在朋友的聯系下,對接上黔東南州供銷社及直屬企業黔東南州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得到了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在當前復合肥原材料不斷上漲導致復合肥價格不斷上浮的情況下,以最優惠的價格采購到這批價值近萬元的復合肥。
采訪中,愛心人士楊敦山還說:“如果再遇到類似的這些情況,我也會盡我的微博之力,因為在部隊是為人民服務,退役回來還是一樣的,想保留這種為人民服務的本色,一直這樣做下去。我知道做農業的辛苦,所以能為老百姓做點貢獻是點貢獻。”
據悉,開懷街道大豆示范點以“村委會+黨員+貧困戶”的模式實施,涉及21戶103人,共種置大豆100畝,已全部播種完成。今年以來,開懷街道緊緊圍繞糧食生產的要求和目標任務,采取“街道主抓+兩委配合+村民參與”的方式,重點種植水稻、玉米和大豆等糧食作物。目前,該街道給586戶村民發放化肥8000斤,大豆種3600斤,完成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100畝示范點1個,大豆凈種100畝示范點1個,發動村民玉米套種大豆1000余畝,切實提高糧食產量。
“正是追肥需要的時候,我們自備肥料比較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得到楊敦山先生的愛心捐贈,這批復合肥送得太及時了,再次表示感謝!”開懷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之前街道發放了1300斤左右的大豆種子,鎮級種植的示范點面積100畝,按1畝配套100斤的復合肥來算,這批復合肥將及時發放給群眾。(記者:蔣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