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情通報
典型案例一
【冒充京東客服詐騙】
2022年12月6日,鎮(zhèn)遠縣毛某接到“07384567225”的電話,對方自稱京東金融客服,稱毛某京東金條貸款的利息不合國家規(guī)定需要清除貸款,毛某就按照對方的指示操作,下載了“樂播投屏”、“云視訊”APP與對方進行語音對話,對方讓其在瀏覽器上打開“銀保監(jiān)會網(wǎng)貸清除.com”的網(wǎng)頁,銀監(jiān)會的客服就讓其轉賬15000元到指定賬戶進行清貸,后又讓毛某進入建行APP手機銀行借款102700元,借款后讓其轉入指定賬戶,并說10分鐘后銀監(jiān)95516會打電話給毛某,將清貸的清單發(fā)給毛某,后一直未接到電話也聯(lián)系不上對方,毛某才意識被騙,合計被騙金額117700元。
警方提示
遇到陌生電話自稱為“某某金融客服”時,一律不輕信對方,可以自行通過該平臺官方渠道進行核實。
典型案例二
【冒充快遞理賠詐騙】
2022年12月06日,雷山縣李某某在家中接到“0019562749708”的電話,對方稱:因快遞遺失,要對其進行理賠。因李某某確有一快遞還未到達,于是就按照對方要求下載了“會議通云會議”進行共享屏幕,對方就將銀行卡卡號給李某某讓其填寫對方的信息和工號進行理賠,李某某手機收到支付寶的驗證號碼后,就填入了對方的工號和支付驗證碼,銀行卡內(nèi)的4198元就被對方轉走了,后李某某發(fā)現(xiàn)被騙并報警,共計被騙金額4198元。
警方提示
如果遇到自稱網(wǎng)店客服的退款電話,要第一時間通過官網(wǎng)客服核實確認,千萬不要聽從“客服”指揮進行“指定操作”,若對方要求進行轉賬匯款等,多為詐騙。
典型案例三
【冒充支付寶客服詐騙】
2022年12月06日,
麻江縣王某某在家中接到“08546226659”一自稱支付寶客服人員的電話,對方告訴其支付寶賬號要進行更新維護后才能繼續(xù)使用,后又通過QQ郵箱將有4個未結清貸款信息的個人征信發(fā)給王某某進行維護,并讓其下載“樂播投屏”APP遠程教王某某操作,在對方的指引下,王某某先后在“微粒貸”、“安逸花”、“誠一代”、“360借條”、“還享花”、“華夏銀行”、“興業(yè)銀行”小程序里面套現(xiàn),后多次將套現(xiàn)資金轉到了對方指定賬戶,合計被騙金額174100元。
警方提示
接到“支付寶客服”“淘寶客服”等電話時,務必核實情況再進行操作,凡是涉及錢財交易的一定先與支付寶、淘寶等相關平臺客服聯(lián)系核實。
2022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