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貴州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十年來,貴州交通發展成就主要體現為“五個歷史性跨越”。
從交通供給看,實現了從瓶頸制約、初步緩解到基本適應、適度超前的歷史性跨越。2015年實現縣縣通高速,2017年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運,2019年建成7.87萬公里通組硬化路,全面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為骨架、國省干線公路為支撐、農村公路為脈絡、通組公路為基礎”的四級公路網絡;全省高等級航道居14個非水網省市第一,北入長江、南下珠江的水運大動脈正加快形成。交通運輸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從發展方式看,實現了從高速增長階段到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歷史性跨越。近十年,全省累計完成公路水運
投資1.16萬億元,
投資規模之大力度空前!僅“十三五”時期,全省公路水運投資累計完成7197億元,居全國第一方陣,占全省綜合交通投資的81%,較“十二五”增長62.4%。成為交通歷史上投資完成最多的時期,也為全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提供堅強的交通運輸保障。
從交通格局看,實現了從西南地理樞紐到西南陸路交通樞紐的歷史性跨越。緊抓陸路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重點打通交通運輸“大動脈”。截至2021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8010公里,出省通道由15個增至24個,與周邊5個省(區、市)均實現3個及以上通道連接。高速公路與高鐵(全省高鐵通車里程突破1600公里)齊頭并進,共同構建起了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陸路運輸大通道。
從發展重點看,實現了從“以建為主”到“建管養運”協同發展的歷史性跨越。為鞏固來之不易的建設成果,全面加強公路養護,在交通運輸部組織開展的“十三五”全國干線公路養護管理評價中,我省綜合排名從“十二五”的第23位上升到第13位,其中我省普通國省道評分排名全國第9,榮獲“十三五”干線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成為整體管理成效提升最大、進步最為顯著的省份。
從發展成效看,實現了從跟跑為主到并跑領跑的歷史性跨越。開展220余項科技攻關,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38項,頒布省地方標準3項、行業技術指南21項。截至2021年底,世界高橋前100名中近一半在貴州,貴州橋梁共榮獲古斯塔夫金獎3項、魯班獎3項、詹天佑獎1項、李春獎8項,被譽為“世界橋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