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短視頻社交網絡擴大了人們的交友半徑,也催生了一系列詐騙事件。在
鎮遠經商的外地籍男子李某,在快手上了認了個“干女兒”,卻被騙30多萬元。“干女兒”不僅一人分飾兩角,還將李某介紹給兩名男性朋友,兩名男性朋友裝扮成女性,3人一起對李某實施詐騙。近日,
鎮遠公安偵破該案,并為李某追回4萬元。
據了解,現年近60歲的李某是外省人,在鎮遠經商,因老婆兒女不在身邊,感覺寂寞的他就想通過短
視頻交朋友。2022年4月份,其通過快手APP直播,認識了一個自稱“思思”的20歲女生。
畢業沒工作,家庭困難,想找個疼愛自己的男人……通過聊天,李某對“思思”的情況有了一個基本了解,而“思思”不斷發自己的私密照片給李某,表示愿意與李某深入發展關系,雙方便漸漸以“干爹”“干女”相稱。隨后,“干女兒”“思思”就以零花錢、生病住院、父親去世、沒有錢吃飯等各種理由,向李某要錢。李某不疑有假,先后給“思思”打去13萬余元現金。
見李某太好騙,“思思”又化名“琪琪”添加李某微信,表示也愿意和李某深入發展關系,李某又向“琪琪”打去現金1萬余元。
得意忘形的“思思”向其男性朋友“小胖”和“小彪”炫耀“戰果”,二人心動,向“思思”要來李某的微信,將自己的微信身份設置成“女”,頭像也換成女性頭像,“小胖”化名“麗麗”,“小彪”化名“婷婷”,成功添加李某微信后,“麗麗”和“婷婷”表示也愿意和李某進一步發展關系,分別從李某處騙得12萬余元和4萬余元。
李某在聊天過程中一度也懷疑過“麗麗”和“婷婷”的身份,但二人通過PS身份證圖片,打消了李某的疑慮。
由于要負擔4個“干女兒”各種開銷,李某在掏空家庭的積蓄后,又向銀行貸款了17萬余元給“干女兒”們轉賬過去。也正是這筆貸款,讓李某的兒子發覺到父親的不對勁,查看了父親的微信聊天記錄后,才知道父親被騙了。2023年2月份,其兒子帶著李某到鎮遠縣公安局報案。
即使到了公安局,李某也不相信自己被騙。直到公安機關將“小彪”帶到李某面前,李某才幡然醒悟,羞愧得無地自容。經政策勸導,鎮遠公安民警從“小彪”處為李某追回被騙的4萬元。
目前,該案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當中。
這起案件深刻揭示了短
視頻社交背后存在的風險和陷阱。在享受社交便利的同時,人們應當警惕各類詐騙手段,保護自己的財產和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