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貴陽1月19日消息(記者欒小琳 任振國)“如何全力營造精細、精致的旅游環境對鎮遠旅游經濟發展至關重要。”1月19日,貴州省人大代表、鎮遠縣委書記楊瓊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貴州鎮遠,地處湘黔兩省三地交界之處,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是一座歷經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處如臨畫境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
近年來,鎮遠為助力全省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采取了諸多措施,做好“融合”發展文章,持續營造旅游宣傳推介強大聲勢,創新思路舉措引客入“鎮”,努力實現鎮遠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楊瓊表示,在去年的貴州省兩會上,鎮遠就為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景點提出了從“順、暢、停”三個方面著力解決交通問題,在省州的關心支持下,新建了一條穿山隧道,一座地下停車場,同時通過“慧停車”智慧系統實現了城區停車場的智能導示,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交通不暢的問題。
鎮遠古城風景如畫(央廣網發 鎮遠縣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我們將圍繞省里提出的‘兩大提升’‘三大要素’和‘四項行動’,著力在‘管、提、聯、優’四個方面下功夫,持續推進世界級旅游景區景點的打造。”楊瓊說道。
“管”就是做好古城管護。當前,鎮遠縣申報設立了鎮遠古城景區工作委員會,正在編制《鎮遠歷史文化名城風貌導則》,接下來將充分發揮委員會的職能職責,嚴格按照《鎮遠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等相關規定,在古城風貌、交通、消防、污水處理等方面加強管理,實現古城管護專業化、體系化。特別是要對4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16處省級文保單位以及77處縣級文保單位這些歷史文化瑰寶加強保護。
“提”就是提升旅游業態。鎮遠積極謀劃中河山隧道開通后古城核心區和鐵溪景區的業態提升。重點推動以青龍洞、天后宮、北極宮等國保、省保單位為代表的文物保護及活化利用;以鎮遠古老神話傳說為藍本優化“龍神嫁妹”大型巡演,打造傳統婚俗文化IP;以國家級非遺鎮遠端午賽龍舟和報京“三月三”民俗活動為載體,打造區域標志性節慶品牌;同時,通過實施“燈光+演藝”沉浸式展演,積極融入“流光溢彩夜貴州”品牌,打造“夜游經濟”消費新場景。
鎮遠古城風景如畫(央廣網發 鎮遠縣委宣傳部供圖)
“聯”就是深化旅游聯動。用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重點以港澳臺和東南亞為目標市場,加大宣推力度,實現品牌出海;積極與省內“10+3+2”重點景區合作,實現游客互送、產品互推、資源共享;積極融入州級“三千三村”旅游路線,加強與州內西江千戶苗寨、肇興侗寨等重點景區及村超、村BA的有效聯動,實現抱團出圈。
“優”就是優化服務水平。鎮遠將以中河山隧道開通為契機,優化內外交通網絡,完善“小車小團”“景景串飛”配套服務和交旅設施建設,構建“快進慢游”旅游交通體系。大力培育和引進金山級、銀山級住宿品牌及中高端餐飲。推動智慧旅游建設,加快鎮遠智慧化旅游經濟服務平臺上線運營。拓展外幣業務,持續開展外語導游培訓,不斷提升對外旅游服務水平,全力營造精細、精致的旅游環境。
編輯:楊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