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五年崛起20多所寧波個人捐建的學校
據寧波日報消息 7月13日,寧波鎮海區退休干部陳柏青捐資20萬元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擴建的哪疊小學開工了,這是寧波市市民個人在貴州捐建的又一所學校。據市經合辦不完全統計,5年來,寧波市市民在貴州已經捐建了20多所學校,金額上千萬元,另外寧波市還有數萬市民出資近2000萬元結對助學。
“有時,好幾撥寧波人在貴州同時為捐建學校的事而奔波。”寧波市經合辦副主任常巨萍說。
5月6日,市經合辦幾位干部陪著家住江東區的烏統旬夫婦及哥哥烏蔚庭一家在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棒乍鎮參加信嚴小學落成典禮,烏氏兄弟出資96.5萬元建起了該校。而市經合辦的另一位干部則在貴州黔東南州凱里市陪同肖志岳先生在選校址,肖志岳后來出資135萬元在該州援建兩所小學。幾天后,張盛娜等8位寧波市民捐出52萬元,在貴州銅仁地區德江縣開建浦村小學。
常巨萍說,這如電影里蒙太奇般的場景,看似偶然,實屬必然。可能因為我市對口幫扶貴州的緣故,每年總有五六位寧波市民到貴州捐資建校,而且捐資建校的人一般很低調,很多學校建成了,家鄉人民也不知道。
“他來我們三穗的第二天,就拿出銀行卡到銀行一刷,125萬元助學款就捐出來了,還讓我們不要將他助學的事宣傳出去……”2006年時任黔東南州三穗縣縣長的樊昌林向記者講述了一個低調的寧波捐資助學者的故事:2006年11月1日,一位曾在三穗縣支教的寧波醫生帶著一位姓楊的寧波先生來到三穗,楊先生輾轉三穗各地實地考察了一天,第二天,便將錢留在了當地。
在臺江縣教育局副局長王榮的記憶里,寧波助學者不僅低調,而且很為當地政府著想,盡量不打擾當地政府。2006年年底,寧波北侖愛心人士勵寧和陸漢幸二人在臺江縣捐建的兩所小學已經竣工,他們一直等到了2007年4月19日,才和另外一所學校的北侖捐建者一起來到臺江縣,一天內為三所小學舉行了落成典禮。“組團去舉行落成典禮,可以給當地政府少添麻煩。”勵寧對記者說。
據了解,到貴州捐建學校的我市市民,有一部分辦有企業,也有一部分是普通的工薪階層。捐建信嚴小學的烏氏兄弟之一烏統旬和妻子洪華英都已退休,洪華英非常節儉,自從家里有了電視機就沒有進過電影院,兒女的衣服她拿來改一下自己穿。
除了捐建學校外,寧波市還有很多市民在當地捐建了圖書室、食堂等。從2009年起,鎮海區退休干部陳偉高發動周圍的人,共為貴州黔西南州普安縣捐書2000多冊,在5所學校建起了圖書室。
據寧波市經合辦統計,從2006年至今5年來,在“萬人助學”、“溫暖午餐”等活動中,寧波市數萬市民共出資近2000萬元和貴州貧困學子結對助學。(楊靜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