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在民間資本和企業之間搭建"毛細血管"
據金黔在線消息 政銀企聯席會議頻頻召開、信用擔保體系組建步履加快、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勢頭良好……4月12日,記者從多方采訪發現,面對普遍的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黔東南州積極信號頻閃,從多種渠道入手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饑渴。
政銀企聯席會議,作為一項由政府牽頭,推進中小企業與銀行合作對接的有效途徑,在黔東南州得到了有效利用。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近年來,黔東南州政府通過各種形式多次召開政銀企聯席會議,搭建合作平臺,建立對話機制,加強互信關系,推動銀企合作。
今年3月19日,在凱里開發區召開的貴陽銀行凱里分行——凱里經濟開發區中小企業金融業務座談會上,到會的中小企業達30多家,通過現場溝通,會上達成了14家中小企業與貴陽銀行凱里分行簽訂了意向性貸款協議書,意向性貸款近8億元。
建立中小企業融資機構,組織建立信用擔保體系,成了黔東南州幫助中小企業渡過資金難關的另一重大舉措。
據統計,目前黔東南州基本達到融資性擔保條件的擔保機構有6家,累計注冊資金為17800萬元。截至去年底,累計擔保筆數為523筆,擔保總額34926萬元。
“僅去年,公司就先后為27戶中小企業提供流動資金貸款擔保,擔保貸款金額達18590萬元。”黔東南州信元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綜合管理部主任侯碧薇介紹,2009年4月,由黔東南州財政局牽頭組建,州財政出資2000萬元,各縣市財政出資500萬元的億元擔保機構黔東南州信元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投入運作,短短兩年時間,公司已與中國銀行凱里分行、黔東南州、縣(市)農村信用社、中國工商銀行凱里分行等9家銀行建立了互利互惠的銀保合作關系,為公司服務于中小企業和重點產業項目的融資提供了有利條件。
與此同時,在民間資本和小企業之間起到金融“毛細血管”作用的是小額貸款公司,從2009年5月黔東南州啟動試點以來,以其面向小企業和“三農”的定位,以及“數額小、周期短、審批快”的顯著特點和優勢,有效架起了黔東南州民間資本與小企業間的橋梁。目前全州試點公司共發展至10家,累計注冊資金22500萬元,為中小企業、“三農”、個體工商戶等累計發放各類貸款29832萬元。
注冊資本5000萬元的凱里市鑫鼎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永安介紹,作為凱里市區成立的第二家小額貸款公司,一掛牌就受到了青睞。公司成立當月,凱里滬陽公寓項目負責人就來到公司希望能夠貸款,由于資金周轉出現問題,項目工程已經停了一年多,公司在評估審核后,很快就貸給他們400萬元,使其項目得以順利進行。
在鑫鼎公司貸款后企業或個人實現良好發展的例子還有很多。據統計,從2009年9月7日開業至今,公司已累計發放貸款79筆,累計發放金額8608萬元。
“中小企業要發展,改善融資服務是關鍵,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工業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瓶頸,破解這個難題是一個復雜系統的工程,還需要政府、銀行、企業作進一步的共同努力。”黔東南州工信委副主任蘇培德說。
(熊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