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民族文學凱里創作基地掛牌成立(圖)
新聞鏈接:
黔東南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
近年來,黔東南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視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陸續撥出或者協調資金,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據介紹,目前全州有圖書館17家,其中,縣級公共圖書館16家,地(市)級公共圖書館1家。錦屏、三穗、鎮遠、榕江、黎平等5縣圖書館為“三級館”。文化館17個,其中州文化館1個,縣文化館16個。有各類博物館、紀念館、陳列室18個。其中,國際生態博物館2個,分別為堂安生態博物館、隆里生態博物館;有綜合性博物館3個,分別為: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郎德上寨露天博物館、岜沙民族博物館;專題博物館6個,分別為:貴州古建筑博物館、鎮遠歷史文化名城博物館、貴州民族節日博物館、苗族刺繡博物館、西江苗族博物館、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國土局管);紀念館、陳列館7個,分別為:黎平會議會址紀念館、黎平會議紀念館(新建)、和平村舊址紀念館、周達文故居紀念館、龍大道故居陳列室、榕江紅七軍軍部舊址歷史陳列館、楊至成將軍紀念館。農家書屋已建設完成830個農家書屋,在建600個。建設完成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16個、村級3118個,實了現村村、縣縣有文化共享工程的目標。
此外,全州計劃建設19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總建筑面積59400平方米,其中已經建設完成104個。全州共有省直屬臺2座(其中中波發射臺1座,調頻電視發射臺1座),州級廣播電視臺1個,縣級廣播電視臺15個, 50戶以上“村村通”計劃內建站3068座,20戶以上“村村通”計劃內建設12667個項目村,縣級無線覆蓋發射臺17座,衛星地面接收設施50余萬套(村村通計劃建站30萬套,群眾自建20萬套),有線網絡光纜干線1650公里,有線數字電視用戶25余萬戶,民族語譯制中心1家,數字電影放映設備144套,城市數字影院1座(6個廳),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為78.56%和94.41%。(凌忠云)
近年來,黔東南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視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陸續撥出或者協調資金,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據介紹,目前全州有圖書館17家,其中,縣級公共圖書館16家,地(市)級公共圖書館1家。錦屏、三穗、鎮遠、榕江、黎平等5縣圖書館為“三級館”。文化館17個,其中州文化館1個,縣文化館16個。有各類博物館、紀念館、陳列室18個。其中,國際生態博物館2個,分別為堂安生態博物館、隆里生態博物館;有綜合性博物館3個,分別為: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郎德上寨露天博物館、岜沙民族博物館;專題博物館6個,分別為:貴州古建筑博物館、鎮遠歷史文化名城博物館、貴州民族節日博物館、苗族刺繡博物館、西江苗族博物館、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國土局管);紀念館、陳列館7個,分別為:黎平會議會址紀念館、黎平會議紀念館(新建)、和平村舊址紀念館、周達文故居紀念館、龍大道故居陳列室、榕江紅七軍軍部舊址歷史陳列館、楊至成將軍紀念館。農家書屋已建設完成830個農家書屋,在建600個。建設完成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16個、村級3118個,實了現村村、縣縣有文化共享工程的目標。
此外,全州計劃建設19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總建筑面積59400平方米,其中已經建設完成104個。全州共有省直屬臺2座(其中中波發射臺1座,調頻電視發射臺1座),州級廣播電視臺1個,縣級廣播電視臺15個, 50戶以上“村村通”計劃內建站3068座,20戶以上“村村通”計劃內建設12667個項目村,縣級無線覆蓋發射臺17座,衛星地面接收設施50余萬套(村村通計劃建站30萬套,群眾自建20萬套),有線網絡光纜干線1650公里,有線數字電視用戶25余萬戶,民族語譯制中心1家,數字電影放映設備144套,城市數字影院1座(6個廳),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為78.56%和94.41%。(凌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