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將對一批"村落文化景觀"實施系統保護
新華網訊 居住著17個世居少數民族的貴州省擁有大量民族聚居村寨,面對這些獨具特色文化類型正遭受形式化保護和過度商業化威脅的窘境,當地將對一批"村落文化景觀"實施系統保護。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全球遺產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和貴州省文物局等參與的"貴州村落文化景觀保護與社區發展"項目,13日在貴陽召開專家論證會,將于明年初啟動,項目將以"村落文化景觀"的概念框架對少數民族村寨進行保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遺產專員杜曉帆說,貴州擁有著大量的民族聚居村寨,居民與自然互動方式因民族與文化背景不同而產生差異,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各個村寨也各具特色,這些民族村寨折射著各族群的文化起源與特點,也反映著各自不同的變遷歷史。但是,目前這些村寨正受到程度不同的沖擊與威脅。
據了解,項目計劃開展5年,預計將在貴州省雷山縣控拜村、榕江縣大利村、錦屏縣文斗村和印江縣合水村等四個項目地點開展。為保護貴州村落文化景觀,項目將從"村落文化景觀民居保護與環境規劃"、"農耕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民族手工藝傳承與保護"三個方面入手,對貴州村落文化景觀進行整體保護,并在此基礎上促進貴州生態、經濟、社會與文化全方面可持續發展。
杜曉帆說,在村落文化景觀保護的框架下,將注重自然和文化、物質和非物質、歷史和現時的整體保護;倡導尊重村落文化景觀的演變特性,延續村落的文化脈絡,維護現代社會文化多樣性;倡導政府在政策導向、法律體系構建、技術保障與資金籌措、資源整合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