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民生穩定發展 聚力建設平安黔東南
——黔東南州五年平安建設綜述
【核心提示】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群眾安全感自2007年以來逐年上升,連續五年位列全省前三。2011年達91.39% ,位居全省前列,被貴州省綜治委授予“平安州”稱號,成為我省目前3個平安市州之一。黔東南州持續平安的訣竅在哪里?答案是:統籌民生、穩定、發展,全州聚力平安建設。
民生是立國之本
法制生活網訊 民生是立國之本,民生保則民心定,民心定則社會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在保障基本民生方面,過去五年是黔東南投入最大、群眾得實惠最多的五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4.4%,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6.5%;公共財政投入民生保障資金263億元;新增城鎮就業人口10萬人以上,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4萬人,幫助困難家庭實現就業2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1.9萬個,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27萬人以上;全面建立城鄉低保制度,實現應保盡保;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建立了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州府所在地凱里市率先實行老齡補貼;連續五次提高企業基本養老金標準;全面落實規范公務員津補貼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投入保障性住房資金27.5億元,解決3.37萬戶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投入農村危房改造資金50.8億元,完成危房改造18萬戶;全面實現城鄉九年免費義務教育,認真落實了“兩免一補”政策;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1.5億元,實施1131個村整村推進,完成異地扶貧搬遷3萬人以上,按原扶貧標準減少農村貧困人口42萬人;建立了季節性缺糧救助制度;建成城鎮福利院9個、農村敬老院54個;實施農村消防試點工程,開展農村居民住房災害保險試點;仫佬族納入國家人口較少民族扶持規劃。
基本民生保障和改善使得民心安定,社會穩定,同時也為解決一些個別的民生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和營造了和諧的氛圍。五年來,黔東南州沒有發生因民生問題而激化矛盾的事件。
穩定是最大的民生
社會穩定是最大的民生,又是民生的保障。針對一段時間以來刑事案件高發和矛盾糾紛多發這兩個影響黔東南州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黔東南州各級黨委政府以解決這兩個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設平安黔東南。
黔東南州各級黨委政府把群眾工作與維穩工作有機結合,大力推行“領導干部定點聯系基層”、“千名干部下基層,服務群眾促和諧”、“兩代表一委員民情聯系”、“三級二次領導信訪接待日”、“領導包案”、“首接跟蹤督辦”、“和諧司法促進和諧”等活動,進一步轉變了干部作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維護社會穩定從基層抓起,在農村,黔東南州各級黨委政府大幅度提高村級干部待遇,大力推進村民組管理委員會建設作為加強村民自治的重要抓手;在城鎮,開發了大量社會管理公益性崗位,進一步加強社區建設。麻江縣實行政法機關及其科室、干警包鄉鎮、村(居、社區)、組制度,推動了治安防范和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工作重心全面下移。據不完全統計,全州除專門機關外,常年戰斗在治安防范和化解矛盾糾紛第一線的社會力量達10余萬人,占全州常住人口千分之二十五以上。扎實的群眾工作為解決治安和矛盾糾紛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深入發動和有效組織群眾的同時,黔東南州各級黨委政府以兩個集中統一指揮機制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三級平臺建設為龍頭,著力解決刑事案件高發和矛盾糾紛多發問題。
兩個集中統一指揮機制即縣(市)、鄉(鎮)兩級黨委政府領導下的社會治安重點整治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集中統一指揮機制。
社會治安重點整治集中統一指揮機制由指揮部和行使打、防、管、控各項職能的專項工作組以及一系列有機聯系的工作制度組成。指揮長由黨委分管領導擔任,有同級人大、政府分管領導和法院、檢察院、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指揮部負責社會治安情報信息和特點規律集中統一分析研判,整治工作集中統一部署,整治力量集中統一調度,督查、責任追究、績效考評集中統一安排。
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集中統一指揮機制組織結構與社會治安重點整治集中統一指揮機制基本相同,其職責任務是負責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集中統一部署,維穩形勢和矛盾糾紛特點規律集中統一研判,重大疑難問題處置集中統一調度,督查、責任追究和績效考評集中統一安排。
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三級平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村(居、社區)、行政執法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為一級聯動平臺,負責就地就近化解本村(居、社區)或與本組織、本單位職能有關的矛盾糾紛;鄉鎮指揮部為二級聯動平臺,負責對村(居、社區)、站、所化解不了或需要多個部門、多個村(居、社區)協同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縣(市)指揮部為三級聯動平臺,負責對鄉鎮、行政執法部門、司法機關化解不了或需要多個部門、多個鄉鎮協同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
社會治安問題和矛盾糾紛問題是社會管理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矛盾和消極因素的綜合反映。解決這兩個突出問題的同時,必然涉及與之關聯的流動人口管理、特殊人群管理、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重大工程和重大決策風險管理、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專業性行業性矛盾糾紛管理等等問題。對于這些相關問題,一并納入兩個集中統一指揮機制和“三調聯動”平臺,通過建立相關的制度予以規范并解決。
兩個集中統一指揮機制和“三調聯動”平臺建設,使“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具體化,增強了解決治安問題和矛盾糾紛問題的針對性、及時性、經常性、系統性和社會性,刑事案件高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矛盾糾紛98%以上化解在基層,同時推動了社會管理相關工作的加強和創新。
經濟發展是社會穩定的保障
治安問題和矛盾糾紛問題絕大多數是發展不平衡問題,只有通過發展解決。黔東南州各級黨委政府在努力完成維穩這個硬任務的同時,堅信發展是硬道理,全州凝心聚力抓發展。5年來,全州經濟年均增長13.7%,明顯高于以往歷史時期,高于全省平均發展速度,高于全國30個自治州平均水平;以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民用航空為主骨架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建成,交通建設跨入全省先進行列;城鎮化率年均增長1個百分點,新增城鎮建成區面積36平方公里;全州人均生產總值從700美元提高到1700美元以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國民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公共衛生、公共文化和其他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完善,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為維護社會穩定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