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頂建基站 業主怒告房開商
本港訊 2002年,貴州黔東南某通信公司在凱里洪森花園1號商住樓樓頂上建基站,業主們擔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要求拆除,未果。一怒之下,以該小區業主委員會的名義將房開商和某通信公司告上了法庭。9月27日,凱里市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原告方洪森花園1號商住樓業主委員會訴稱,2002年底,該商住樓28位業主與房開商某房產公司簽訂購房協議,購買了洪森房1號商住樓(包括第三人現有的機房)。按道理,該樓的所有權已全部轉移歸屬原告和某通信公司共同所有(該公司也在此購買了一套樓房),其產權依法應當受到保護。
然而,2003年3月31日房開商與通信公司惡意串通,簽訂了協議,將28業主于該公司共同財產的屋頂和東、西、南墻體出讓給通信公司建基站作長期經營之用,致使原告的合法權利受到了侵犯。
為此,原告多次找房開商和通信公司協商,但二單位均不予理睬。直到2008年12月9日,通信公司才在未能明確其設施是否存在危害人體輻射的情況下支付了些費用給業主們作為“補償”。但是,業主們的目的是將基站拆除,通信公司并未照辦。
業主們認為,房開商和通信公司的行為違反了我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物權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這樣的行為是嚴重的侵權行為。故請求法院撤銷房開商和通信公司簽訂的協議,責令二單位停止侵害和恢復原狀。
被告某房開商公司答辯稱,原告方所指的房開商與通信公司串通簽訂協議等說法是錯誤的,事實上,通信公司在洪森1號2-801號商品房屋頂建立通信基站已得到2/3以上的業主的認可,并支付了使用費,不存房擅自簽訂《協議》的事實。房開商還稱,今年3月25日,省輻射環境監理站于對業主們所反映的基站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該基站電磁輻射功率密度值均小于國家規定0.4w/m的限值,這說明基站的電磁波輻射值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未對樓業主的健康造成任何危害。房開商還就其余多項事項進行了答辯。
此外,某通訊公司作為本案第三人出庭,該公司答辯稱,該公司說,其設置通信基站符合法律規定,且得到了業主的認可,并在此已作出相應的補償。故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無理請求。
此案凱里市法院將擇期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