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白市鎮推廣“和諧平安三聯動”、“民主法制新村”、群防群治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四種模式,深入推進和諧平安新農村建設。
和諧平安三聯動模式,即城鄉聯動、企地聯創和戶戶聯保。城鄉聯動指村級與所在鎮、派出所和村小組建立聯動聯防機制,對各類突發性事件做到上下聯動、快速出勤、聯合處置。企地聯創就是村委會與駐地企業簽訂和諧平安聯創協議書,每月召開一次企地協調會,聯合處理征地拆遷、用工勞資糾紛和治安案件。戶戶聯保指在每個村小組挑選一名公道正派、威信高、熱心治安事業的群眾擔任治安中心戶,接受村委會的組織管理,與村委會簽訂治安包干責任狀。
民主法制新村模式。村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群眾評議活動,對村干部、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包村鎮干部履行職責情況進行評議。評議由群眾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同時,大力進行法律宣傳和援助活動,法制宣傳欄每季度更換一次宣傳內容,由鎮各派一名綜治司法人員,每月開展一次法律宣傳援助活動,接受群眾的咨詢和求助。
群防群治模式。在村委會的領導下,由村主任、治保主任、村小組長和村特派員組成農村義務治安巡防隊,進行治安巡邏,排查治安隱患、化解矛盾糾紛。在村里輪流喊寨,由義務巡防隊員輪流值班,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筑牢“第一道防線”。積極發揮農村“五老”(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老軍人、老模范)作用,把五老協會與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相結合,將綜治工作和平安創建活動納入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章程,明確理事會的職責范圍。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模式。廣泛組建矛盾糾紛信息員隊伍,在每個村小組各挑選一名懂政策、懂法律、熱心治安事業的村民負責政策法律宣傳、治安信息收集、治安巡防和矛盾調解,并吸收五老人員進入義務調解員行列。對村綜治室嚴格落實“三到戶”、“三必訪”要求,即治安防范指導到戶、法制宣傳到戶、糾紛調解到戶,出現矛盾糾紛必訪,發生案件必訪,新到外來人員必訪。(陳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