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機會
鄭秀芳
泰國許多地方盛產椰子,而椰樹高達十幾米,且樹干光滑沒有枝椏,采摘椰子難度非常大,每年摘椰子都要出一些安全事故。一位高中畢業的椰農深感人工摘椰子的困苦,于是想到利用性喜攀援的猴子幫園主和椰農采摘椰子。他設立了一個馴猴學校,主要是訓練猴子采摘椰子的技術。一是讓猴子學會使用采摘工具;二是讓它們懂得辨別生熟;三是教會猴子摘下椰子能送到指定地點;四是訓練它們搬運裝車。然后把這些訓練有素的猴子賣給那些園主或者是想以出租猴子為業的農民。因為猴子摘椰子的工效比人高了三四倍。結果,他訓練的猴子供不應求。短短幾年,這位農民就成了當地首屈一指的富翁。
發現機會并不完全等同于運氣,也不僅僅是別人的關照,更不是你擁有的所謂條件,它不過是勤勤懇懇地工作再加一雙善于尋找的眼睛而已。那個泰國農民如果只知道整天埋頭采摘椰子,不善于思考,不善于發現,機會永遠也不會來到他的面前。
從以色列人的馬桶說起
鄭秀芳
前些天在剪報上讀到一篇文章,說在以色列人的家里都有一個特殊的馬桶,這種馬桶有黑白兩個按鈕。大便后按白的沖出5公斤水,小便后按黑色的沖出2.5公斤水,節約那一半。讀罷。不禁對以色列人近于吝嗇的節水意識擊節叫好。也為我們目前的用水意識局促不安。
我國屬于缺水國家之列,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的1/4,盡管如此,我們仍得了個“最貧窮的揮霍者”的稱號。
說起來,節約用水也用不著非得大張旗鼓,只需扎扎實實地從點滴做起。以色列的特殊馬桶是給我們做出的最好的例子。再不節約用水,我們最后的水資源將是我們的眼淚!
公共汽車上的對話
鄭秀芳
擁擠的公共汽車上。
女醫生忽然瞥見一只蒼白干枯的乎,已伸向身旁女士的皮包。
“同志,你病得不輕喲。”她果斷地回過頭來,面對著小偷坦然一笑,鎮靜中含著堅定、輕語中蘊著剛強。
“啊……”小偷被女醫生突如其來的話語給震懾住了,剛伸進皮包的手急速地縮了回來,但畢竟是小偷,馬上又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什么病?胡扯!我看你才有病。”
“真的,您病得很重;”說著,女醫生果敢地伸出自己白皙、柔嫩的手,迅速地抓住小偷的手,說:“你的病,就在這只手,憑我的判斷,你患的是骨癌,已是晚期。”
“你亂講,我沒病。”小偷嘴在反駁,可心控制不住地“咚咚”直跳,特別是那只手緊張得顫抖直冒冷汗。
“我是一名醫生,要對每個病人的病情、健康負責。”女醫生不慌不恐,把小偷的手抓得更緊,語氣也更加嚴肅,還從兜里取出工作證給小偷看。
“現在我說說你的癥狀,近年你的手指是不是變得僵硬干澀,伸縮吃力,攥著時手感輕松,伸出時手哆嗦,時常引起胳膊酸脹,繼而肩膀疼痛……”隨著女醫生的解說,小偷變得慌恐起來,一雙貍貓般的賊眼變得黯淡了。的確,近來不知怎么搞的,原來快捷如猴爪的手日漸干澀,時常伴有痛感,幾次扒竊不成,兩次被擒,多虧乘機逃脫,不然早在局子里蹲著了。在小偷胡思亂想的時候,女醫生收住了話語:“這就是晚期骨癌的癥狀。”
“怎么辦?”小偷驚慌地滿眼乞求地問女醫生。干枯的手在哆嗦,蠟黃的臉滲出豆大的汗珠。
“放療、化療,如還控制不住癌細胞,只能截肢。當前,最重要的是必須住院治療。”女醫生果斷地說。
公共汽車到站了,女醫生停住腳步回頭對小偷說:“其實,要治理這只手也不難,去用它辛勤地勞作,多做些于己于人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