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吳中祿
最近,筆者在黔東南州部分民族村寨和旅游景點參觀時,發現一些民族文物保護村寨的風雨橋、古樹、鼓樓、牌坊、古石碑等遭人亂刻亂畫;一些古建筑也被隨意改裝、拆遷;一些古碑、石墩被用來鋪路,使許多比較珍貴的文物傷痕累累,面目全非,令人心痛。
文物是祖宗留給我們的珍寶,不能再生。損毀、損壞一件就會少一件。特別是一些信息閉塞的民族村寨,保護文物的意識非常淡薄,隨意地破壞,低廉地變賣。因此,對農村加強文物保護的宣傳刻不容緩。進村入戶地宣傳,建立文物保護檔案,提高農民群眾文物保護意識,并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來保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