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年審查,近期從北京傳來佳音:“黎平 中國鼓樓文化藝術節”、“侗族鼓樓”、“侗族大歌”、“肇興”、“洪州琵琶歌”5個商標在11個類別的注冊申請已通過審查,目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對這5個商標初步審定進行了公告,標志著侗族文化品牌開始從文化自覺進入文化維權時代。
據了解,近年來以“侗族大歌”、“侗族鼓樓”為代表的一批侗族文化品牌逐年火爆,“侗族大歌”在一些國際場合頻頻掀起了美麗的蓋頭,讓中國乃至世界觀眾牢牢記住了這個飛出大山有著天籟之音歌喉的美麗侗族。知名度逐年提升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從2003年到2007年,5年間黎平縣共接待游客259.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25億元。省外一些商業機構看到侗族文化品牌潛在的巨大商機,趁機在網上搶注了“侗族大歌”域名,給侗族文化品牌發展帶來了困擾。為切實維護該縣人民花費心血培植起來的民族品牌的利益,黎平縣積極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注冊申請“黎平 中國鼓樓文化藝術節”、“侗族鼓樓”、“侗族大歌”、“肇興”、“洪州琵琶歌”等5個文化精品商標。
據悉,黎平縣以地方行為把當地民族文化品牌進行商標注冊,目前在國內尚屬首次,也是一種創舉,它不僅是當地民眾市場意識的覺醒,更可貴的是一種民族自信的彰顯。